矛和盾的集合
一、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三、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四、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
2、實物透影卡片
3、實物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①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②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武器,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③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④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①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④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a.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②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
持般攻炮坦戰神
a.引導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師板書這7個字的布局。
③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實踐活動
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二課時
一、實物舉例,激發興趣
師出示實物“桔子、橙子、蘆柑”生說說它們各自的長處。
二、談話導入
蘆柑集桔子與橙子的長處于一身,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課文《矛和盾的集合》。
三、復習舊知
1、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集于一身,發明了坦克。
2、再讀課文,解決疑難
(1)投影出示上節課所提問題。
(2)全班交流所提問題。
a.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3、討論交流,感悟課文。
(1)以四人為小組,在組內交流對以上問題的認識。
(2)組織學生全班交流。師相機板書。
(3)你能用自己的話敘述矛與盾結合發明坦克的過程嗎?試試看。
(4)我們也來開動腦筋,模仿課文,說說“桔子、橙子、蘆柑”的發明過程。
(5)師小結: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個道理是寫文章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剛才,同學們用這種方法把“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個道理說得很清楚。
四、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1、出示課文結尾的話。
2、齊讀這段話。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4、組織學生兩兩交流。
5、選代表全班交流。
五、總結全文,積累好詞
1、發明家開動腦筋發明了坦克,同學們開動腦筋發現了生活中這么多集別人的長處與一身的例子,我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優點,根據需要,把優點很好地集中在一起,為我所用。
2、文章中有許多優美的詞句,如:“左抵右擋”,我們把它找出來寫在詞語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