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和時間賽跑》教學案例
【案例】
《和時間賽跑》第八自然段有這樣一個句子“以后我常做這樣的游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yè),我十天就做完了。”為了讓學生學會用“有時……有時……有時……”說一句話,課堂上我用小黑板出示以上那個句子。
師:請同學們朗讀這個句子,然后注意帶點的詞語。(“有時”帶點)
師:請同學們仿照這個句子,用“有時……有時……有時……”說一句話,想好了請把手舉起來,和大家分享。
過了許久,盼到有一位同學舉手了。
生:“天上的火燒云,有時變成了一句小狗,有時變成了一座大山,有時變成了一頭大象。”這位同學由于膽小,臉有些發(fā)紅,聲音也很小。
師:“益妃同學,你真是勇氣,全班81位同學,你是第一個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真了不起。不過風暑你的聲音有點小,請你再說一遍,聲音再大一點,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好嗎?”
在我的鼓勵下,她的膽子變大了些,聲音比第一次響亮多了。
師:大家聽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師:很好,那么誰愿意把益妃同學剛才說的那句子再重復(fù)一遍。
這時許多同學紛紛把手舉了起來,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多了。
我指名學生重復(fù)剛才那個句子,然后讓學生評一評誰重復(fù)得最好。
師:“誰復(fù)述得最好,好在哪里?”
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回答:“李岐瑞。”
師:你們能說出好的原因嗎?
生:他的聲音很響亮。
生:他說的很流利。
生“他的讀音很準。
他說得很有感情。
……
師:剛才大家表現(xiàn)得十分出色,你們不僅認真聽取別人的發(fā)言,而且能夠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真是太了不起了。
受到我的表揚后,同學們的興趣更濃了,激qing更高。
師:還有哪些同學想好了,請舉手。
這下可多了,有的把手舉得高高的,有的索性站了起來,生怕老師沒看到。我逐個讓同學們把想好的句子說出來。了后有一位同學又把手舉了起來,我示意她說,沒想到聽到的是:“我認為剛才益妃造的那個句子不對。”
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溫和地說:“那么,你認為哪里不對呢?”又該如何去幫好改呢?
生:“變成了”不對,應(yīng)該把它改為“像”,因為火燒云不可能變成真的小狗、大山和大象,而應(yīng)該是像這些東西,所以不能用“變成了”。
聽完這位同學的回答,我不禁吃了一驚。班里的同學也開始議論紛紛了。看到這種情景,我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既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甚至讓學生對比喻句理解得更加透徹。我并沒有打斷學生的討論,而是鼓勵他們針對這兩個句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他們在討論中理解和領(lǐng)悟。
【反思】
以上是《和時間賽跑》的一個教學片段。以往的課堂氣氛從來沒有像今天那么活躍過。每次我從外面聽課回來,總覺得城里的孩子很聰明,知識面很廣,很適合運用課改的理念去上課。而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連書都不會讀。怎么能把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到課堂上。更不要說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和個人體驗了。上完這堂課,我回到辦公室作了一個深刻的反思。我終于明白課程改革同樣適合于農(nóng)村小學。課程改革的實施關(guān)鍵在于教師而不是在于學生。教師要善于引導(dǎo)學生細心觀察,善于思考,打開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及時給予表揚,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學生會就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打破以往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我努力捕捉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再加上老師的鼓勵和引導(dǎo),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激活,思路就會拓寬,學生才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形成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自然而然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