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材分析:課文記敘了發明家將矛和盾的優點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故事。由此啟迪人們:誰善于把別人的優點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教育學生要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善于研究,熱愛科學。
學情分析:
1、學生對于坦克的發明過程充滿興趣,但是對坦克的作用并不是太了解。
2、要把學習的重點引導到發明過程中如何取長補短的過程,而不是如何研究和改進新型坦克。
教學要求:
1、 學習生字新詞,通過各種方式理解上下文的意思。
2、 讀懂課文,了解發明家怎樣吧矛和盾的優點集中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3、 能用例子來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含義。
4、 培養學生學會集別人的優點。
教學重點:
1、 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發明家如何講矛盾的優點集于一身發明坦克。
2、 理解關鍵句,能用例子來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新課。
1、 出示教學圖片,引導學生匯報課前搜集資料,談談對矛和盾的認識。
2、 教師引導: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古式武器矛和盾一根本不能滿足新時代戰爭的需求,人們因此發明了許多更先進的武器。比如說:坦克。
3、 出示各種坦克圖片,引導學生匯報搜集資料,交流對坦克的了解。
4、 教師導入:有心的發明家總是從生活中,自然中尋找靈感,受到啟發而發明創造的。萊特兄弟研究鳥兒飛翔的奧秘發明出飛機;從魚兒在水中上潛下游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潛水艇;而本文中的發明家從矛和盾的身上受到啟發,發明了坦克。今天,我們來看看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板書:矛和盾的集合。理解“集合”的含義)。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 自由讀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正確流利。
2、 抽讀生字卡片,指導字形。
三、再讀課文,感悟大意。
1、 指名分節讀文,思考課文內容。
2、 說說課文大概講了件什么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發明家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告訴人們要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
四、細讀課文,分小組展開自學。
1、 通讀課文: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2、 出示自學提綱,要求熟讀課文,巡視自學情況。
(1) 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找出相關段落記句子,指讀——品讀。
(盾太小,當敵人的矛如雨點般刺來時,將難以招架,自衛能力差,顯得不夠安全。)
(2) 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找出相關段落。指讀——品讀——帶感情讀。
(鐵屋子雖然安全,但是無法進攻,行動不便。改進方法:設置槍口或者炮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3) 坦克之所以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一句話來說明。)
a、先看坦克在戰場上進攻和自衛自如的錄像片段。
b、引出學生體會,加深理解“大顯神威”的詞義。
(4) 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讓你從中受到什么教育?
a、讓學生自由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