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國徽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用敘述的手法描繪三個不同的畫面,寫出了小朋友對國徽的愛護和崇敬。詩歌巧妙地告訴孩子,莊嚴的國徽在生活中出現最多的是什么地方,讓孩子感受到國徽的親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并積累文中好句子。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收集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要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學生愛護國徽,愿有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理解詩歌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愛國徽和愛祖國的高尚品格。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詩歌相關插圖。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自學生字,讀準生字字音。
2.感情流利的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含義。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
孩子們上課前咱們先猜個謎:有一種標志,你可以在市政府、法院、公安局這些場所的辦公大樓上看到。聰明的你知道這是什么標志嗎?(生反饋:國徽)
二、板書課題導入詩歌學習。
(電腦出示國徽圖案)老師繼續發問:“為什么國徽總是在這么莊嚴的場所出現呢?”
激發學生求知欲后,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國徽圖案的組成以及意義。
(在討論時設置懸念,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三、初讀課文。
1.安排充分的自讀時間。
首先用自己的方式初步學習生字,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將詩歌讀通讀順。
(學習生字可以通過查字典、同桌討論、對照生字表等方式完成)
2.通過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在自讀基礎上也可以同桌互讀或小組讀,指名讀。
(通過反復朗讀對詩歌內容有所知,有所感,初步了解“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怎樣愛護國徽,又是怎樣用自己的行動使國徽更美麗。)
四、理解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糾正字音,加深對詩歌的認識。
2.充分利用插圖邊讀邊想像。
a.要求學生聽過范讀,找出與每小節相對應的插圖。
b.看著插圖談感受:“你對哪個場景印象最深刻,用你的感受去讀本小節。”
第一小節擦凈硬幣上的國徽(表現作者愛護國徽)
第二小節中”我”在街上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的場景.(表現作者為國徽增光)
第三小節走過天an門,仰望國徽的場景。(表現作者對國徽的崇敬)
(本環節應注意啟發孩子把朗讀詩句、觀察畫面和展開想象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感悟詩歌語言情感。)
3.朗讀要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詩歌的內容和語句的意思.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默寫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2.理解怎樣才是為國徽爭光添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重讀詩歌后,學生反饋不理解的詞,師生討論逐個解決。
(要重視字詞教學.首先,要注意引用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的意思.)
二、 指導重點生字詞。
1.要注意以下字形的指導
“徽”字易錯,左中右結構,中間”山”下面是”系”不要少了”一”;另外,中間部分不要和”微” 混 淆
“帽”字共12筆,右上是”曰”不是”日”下邊是”目”不是”日”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語的意思,
如:“閃爍”、“映照”、“遼闊”等。讓他們想想,夏天的夜晚仰望天空,什么東西在“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