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默詞:探望、南昌、景色、宴請、文章、千古傳誦、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詞,說說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教學第3自然段
(1)面對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這時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看多媒體畫圖。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
(4)(出示)
1.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飄蕩……
2.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a. 自己讀讀句子,意思相同嗎?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體會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讀第2句。
(5)有感情地讀第3自然段。
三、教學第4自然段。
(1) 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這美景寫了出來。
(2) 自讀第4自然段。
(3) 齊讀詩句。
(4) 理解詩意。(聯系第3自然段的內容)。
(5) 詩寫得如此棒,如此美,我們有感情地齊讀這句詩句。
(6) 他為什么能寫么好的詩句?
他邊走邊想,想些什么?
(7) 是啊,他寫時才會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一氣呵成,做做動作來理解這些詞的意思。
(8) 還從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寫的詩好?請人表演都督的語言、動作。
(9) 我們也不禁為王勃的才華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齊讀第4自然段。
四、教學第5自然段。
齊讀第5自然段。
10、大作家的小老師
一、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話,感悟肖伯納嚴于律己的可貴精神。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通過人物對話的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內涵,感悟人物形象。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你能解釋一下課題嗎?“大作家”是誰?“小老師”是誰?為什么這么說?
二、自學課文。
導語: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新課文呢?第一步做什么?
1、自讀課文。
要求:畫出生字詞及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檢查朗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
(2)出示難讀的句子。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
4、交流:你查到了或讀懂了那些詞語?
5、第三步做什么?反復朗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
6、師生共同篩選問題。
三、學習第一部分。
1、思考、答問:
(1)蕭伯納在莫斯科與一個小姑娘相遇后,為什么會和這個小姑娘“玩了好久”?
(2)這個孩子為什么讓蕭伯納這么喜歡?
2、小結:
蕭伯納與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思考、答問:
(1)臨別時,蕭伯納對這個小姑娘說了怎樣的話?請用 畫出來,并認真地讀一讀,體會。
(2)蕭伯納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中哪里看出來的?
要點:
得意,自以為了不起,有點瞧不起別人,希望別人崇敬他-----
(3)小姑娘是怎樣回答的,你認為她是怎樣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