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教學隨感一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5 pq 發表于
蘇教版小語第六冊《小露珠》一課,文質兼美,形象鮮明,是學生學習語言、運用和積累語言的好教材。怎樣上好這篇課文,我思索了許久:
我知道最被反對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從頭到尾的提問和講解,完全沒有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一種被稱作“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的教學方法。它因忽視或無視學生的存在而受到普遍的批評和反對。
最近所提倡的教學方法是建立在充分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基礎上的,并且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 “學生提問”被重視、接受、推廣,在課堂教學中廣泛運用。
于是這節課我充分重視讓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來。揭示課題后,就讓學生提問:“課文寫了小露珠的什么?”“小露珠是怎樣的?美嗎?”“小露珠有什么用處?”“小露珠消失后會去哪里?”等問題。應該說這些問題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能夠理解,且在初讀課文后,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多,一類是理解詞語的,另一類是課文內容理解的。于是課堂教學中,我就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教學。應該說,效果還不錯。
【反思一】學生所提問題質量不高,就事論事。面對這種情況,我明白是急不得的,需要長期訓練,才能逐步提高。但是,語文教學不能圍繞著課文內容兜圈子,還要進行讀的訓練和思維的訓練。
蘇教版教材就應上出蘇教版的特色:
(一)讓讀貫串始終。
1.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小露珠在夜幕降臨的時候,悄悄來到了大地;黎明時,小動物們看到了它的美麗,熱情地贊美它;太陽公公露出笑臉時,植物們也都喜歡它;太陽公公高掛在天空中時,小露珠慢慢消失了。
【反思二】充分的初讀,使閱讀教學的過程變成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
2. 讀中感知,以悟促讀。讓學生把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感體驗通過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表達出來。讀出小露珠的美麗、可愛,“像鉆石那么閃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圓潤”。讀出小露珠的用處之大,使花兒更艷,樹兒更綠,大地顯現生機,萬物充滿活力。讀出植物們對小露珠的依戀之情,讀出本課語言的節奏美,真正做到“我心入書,書入我心。”
【反思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讀中入境,讀中知情,讀中感悟,熟讀成誦。
(二)從讀到說,進行口語交際。
1. 仿照例子,模仿說話。
例句:“小露珠爬呀,滾呀,越來越大,越來越亮”、“太陽公公散發出的熱量越來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來越輕”。(前一句指同一事物,越來越怎么樣,后一句指兩個事物,越來越大、越來越輕之間是因果關系。)
練習:(1)越來越( )【提示:美、重、長、彎、白等】
(2) 越來越( ),越來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