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6)小結過渡:剛才我們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現象來理解了“驕陽似火”的意思,接著請大家欣賞一個畫面,邊看邊感受,你想到了什么詞語。
(二)理解“驚濤拍岸”
1、欣賞課件“驚濤拍岸”的景象
2、欣賞著這壯觀的景象,你想起了什么詞?(波濤洶涌、波濤澎湃、波濤滾滾、驚心動魄)
4、你們真能干想到這么多詞,聰聰的爸爸也想到了什么詞?———“驚濤拍岸”,看看爸爸是怎么解釋“驚濤拍岸”的?
(1)指名讀句 理解“山崩地裂”(聯系剛才的錄像)
(2)你們覺得該怎樣來讀好這句話呢?試著讀讀
板書:涌 撞 山崩地裂
(3)爸爸是用什么方法理解“驚濤拍岸”?聰聰看到的“驚濤拍岸”情景,他想到這個詞嗎?所以聽爸爸一說,他就高興得嚷起來。他心里會怎么想?
預設:(我怎么會沒想到呢?用“驚濤拍岸”來形容眼前的景象真是在太準確了!)讀讀他們的對話 師做爸爸 你們做聰聰 請一生讀作者的話。
通過剛才對“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呀?(在生活中理解詞語很有勁、有趣,學起來也容易)聰聰和我們一樣,才剛剛有所領悟,看到這些,爸爸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引讀最后一段)
(三)教學最后一段并指導朗讀。
1、現在明白什么叫“無字詞典”?( “無字詞典”就是我們這個大自然就是這個社會。)怎樣查“無字詞典”?
2、爸爸沒有直截了當地說“要想真正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會查有字的詞典,還要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而是含蓄地說“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這就是“意味深長”地說話。比如老師和小朋友講道理的時候,小朋友們就可以說老師意味深長地說。
想想看,爸爸意味深長地說話,語氣是怎樣的,說話的速度是快還是比較慢?試著讀讀。指名讀 齊讀
五、當堂練筆,學以致用
師小結:正如爸爸所說,要想真正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會查有字的詞典,還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 ,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
1、 考考你:學著查查“無字詞典”(看圖片說詞語)
2、請選擇其中一個詞語,查查身邊的“無字詞典”,寫出詞語的意思。
3、交流小練筆的內容
六、課堂小結,拓展課外
1、請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
2、師小結:你們的收獲可真大,老師為你們高興。其實除了可以在生活中理解詞語,還能聯系生活理解古詩、把生活中看到的美景或事情寫下來,一定會讓大家刮目相看的。希望大家能養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教后記:
說起今天的課,自己也說不清什么感覺,只是我這堂課絕對是真實的樸實的,但是還不能說扎實,因為課上積極參與的學生不多,那些聰明的孩子在我的引領下是有收獲的,但其他不發言的就難說了。學生的朗讀是有增量的,特別是第六自然段“驚濤拍岸”的壯觀景象的朗讀比我預想的要好,能讀出點氣勢來。當時我自己用上了手勢,加以引讀,其實還可以讓學生們加上手勢讀,這樣效果會更好。最后一個環節的小練筆由于時間關系我改為說一說,也許是二年級的學生年紀小,生活經驗不豐富,從腦海中提取更不容易,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后只有三位學生舉手發言,內容也不寬,受前面圖片的啟示說了上來。這個環節是我的引導不夠,好像不是。也許應吸取同事的建議,提供些詞語,由于有顧慮最終沒采用(怕束縛學生的思維)。現在想來,有時外在的約束太多,也是得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的,而應就學生的實際狀況來制定可行的措施,符合當前學生水平的教學措施才是最佳的。正如有句話說得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這句話可以改為“只有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