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落實在教學中就是達成“三維”目標。《想別人沒想到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為此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圍繞主要問題,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學習朗讀,表達;提供平臺,引導學生在默讀中邊讀邊想,發揮聯想與想像,練習說、寫。在抓好語文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下學期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能在閱讀時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出問題,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前面三篇精讀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初步掌握了默讀方法,能邊讀邊想,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寫來體會課文表達的意思。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閱讀方法自主探究,在學習中鞏固和提高。
【教學內容分析】
《想別人沒想到的》是新課標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能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的駱駝最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課文雖然篇幅短小,但講述的道理卻很有現實意義,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教材選編本課的意圖,是進一步訓練學生默讀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并結合課文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自學生字詞。
(2)理解課文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過程與方法:
(1)直接導入課文;
(2)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自學,掌握生字詞;通過誦讀品味,合作學習,體會小徒弟為何會被畫師稱贊。;
(3)通過對比探究,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4)通過拓展資料,體驗創新。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課文中加深體會,明白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難點: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 “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我們知道第三組課文就是要告訴我們一些看問題、想問題、做事情的一些方法。例如《畫楊桃》告訴我們,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那么《想別人沒想到的》又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篇課文。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