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課題:12﹡、想別人沒想到的 課時:1課時教學目的: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教學重點:理解畫師最后所說的那段話。教學難點:理解畫師最后所說的那段話。教學準備:卡片、掛圖第一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意圖時間一、導入:1、有一位畫師收了三個徒弟。有一天,畫師出了一個題目,讓他們在同樣大小的一張上畫駱駝,看誰畫得多?徒弟們想了一會兒,便畫了起來。到底誰畫的多,請你來讀一讀《想別人沒想到的》。2、板書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 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分二、初讀1、第一遍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釋或字典,正確朗讀課文。比比誰最先達到要求。檢查:(1)恰好 連綿起伏(2)有一天,畫師把三個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們。 原來,小徒弟只畫了幾條彎彎曲曲的線,表示連綿不斷的山峰,一只駱駝從山中走出來另一只駱駝露出腦袋和半截脖子。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評價。2、第二遍閱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兩則寓言故事,比比誰讀得最好。檢查:每人讀一句,讀得最好,做到正確流利的學生免做當天的朗讀作業。 學生自由讀、集體讀、比賽讀 學生自己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確流利。 掃清文字障礙,能過讀準生字生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過正確的斷句停頓。 8分 三、自學要求: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畫批。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學情況,幫助學困生。 學生自學課文,進行畫批。(1)不懂的地方 畫橫線打?(2)查字典,簡單注明意思。(3)根據書中的提示自學。(4)讀后想法或感受。 幫助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興趣。 8分四、讀中悟、悟中讀1、學生根據自學情況進行交流。教師注意聽學生發言,對于問題要及時引導。2、補充:(1)在巡視中發現的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或理解。(2)三個徒弟是怎樣畫的?(3)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3、再讀課文,體會課文為什么用“想別人沒想到的”這個題目。 學生提出自己在自學中產生的疑問,學生之間互相解答。同時記下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用三種不同的線段畫。 ² 分段讀課文。² 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 引導學生互學有價值的問題,學習他人的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讀中悟、悟中讀的習慣。 15分五、練習 1、找出描寫山峰的詞語。2、詞語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