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12*想別人沒想到的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教育學生遇事要善于動腦筋,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師傅稱贊小徒弟的原因。
教學難點: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實驗激趣,
導入新課。
1、師:(拿出一個保鮮塑料袋)怎樣快速地打開這個塑料袋?
是呀,大家使勁地搓才能打開塑料袋,卻沒有人想要去改變它。如果你是塑料袋的生產商,你有什們解決辦法嗎?
2、師:在日本能買到這樣的一種塑料袋:兩片塑料一長一短,所以分開它們就輕而易舉。
看了這種塑料袋,你會發出什么感嘆?
3、這樣的感嘆,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的口中,因為我們想問題總是用大家習慣的方式去想,很少去開拓別人沒想到的思路。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就叫(揭題):想別人沒想到的。
——用手搓一搓。感覺不方便。
——想出迅速打開塑料袋的好辦法。(學生各抒己見)
——一學生上臺試一試。
——這么簡單,我怎么沒想到呢?
——讀課題。
實驗激起學生思考,引發閱讀期待。
自讀課文,
理解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①讀通讀順課文,用多種方法自學生字、新詞。
②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用筆畫出三個徒弟分別是怎樣畫駱駝的句子。
2、小組內交流。
3、檢查自讀,全班交流:
①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訂正讀音。主要有:
召集 駱駝 恰好 禁不住
連綿不斷 連綿起伏 若隱若現
②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按要求自讀課文,做出批注。
——組內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