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的故事(第一課時)--
4、 交流:隨機理解:不以為然
5、 分小小組表演。
6、 學生上臺表演,學生評價,再表演。
7、 師生合作分角色讀這四句話。
8、 理解:爭論不休 寫古字休,理解休的意思。
四、齊讀老人的話。理解“兩全其美”
五、小結:兄弟倆白白爭論了一場,誰也沒吃到大雁,這是誰的錯呀?(兄弟倆)
六、作業:
兄弟倆究竟錯在哪里?課后,同學們不妨也爭論爭論,看誰爭論得最有道理。
板書: 爭論的故事
兄 弟
煮 烤
大雁
教后反思:
1、
初步弄清了文章的三個主要問題后,我備課時原設想讓學生一句話概括故事大意,但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很有難度的。設想:如果改成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簡單地說一說,學生說的興趣是不是更大些?
2、
學生表演,學生評價,再表演,在這樣一個漸次提高的過程中,學生的多種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表演時,學生可以適當地加進自己的東西,不僅要學會表面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讀懂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東西,但學生表演時由于臺詞背不出,自己的語言多了些。設想:老師在學生分組活動的要求中,明確臺詞要熟記,這種本領才最大。學生表演時是不是更精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