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教學設計
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按照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講講故事
1、師生配合分角色讀讀課文,再次理清故事內容
2、按照順序復述課文
說明:在對重點句子的品讀之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順序進行復述。
教材分析:
課文主要講述了劉伯承到一家外國診所做眼部手術,拒絕使用麻醉劑,為他做手術的外國醫生沃克稱他為“軍神”的故事,贊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鋼鐵般的意志。本文以“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為序組織材料,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并通過對人物語言和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描寫來表現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劉伯承的鋼鐵意志,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學情簡析:
通過預習,學生對故事內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這個故事發生在1916年,劉伯承率軍討伐袁世凱時,他為救一位戰友不幸重彈,子彈從他的頭顱飛進去,右眼眶射出來,為了能繼續帶兵打仗,取得革命的勝利,他在手術時拒絕使用麻藥,忍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由于學生缺乏對這方面內容的了解,所以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品質。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