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裝滿昆蟲的口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具體事例中體會出法布爾對昆蟲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體會本文“總—分—總”的寫法,練習概述,進一步培養概括能力。
3.認字10個,寫字7個。繼續練習獨立識字。
4.理解“濃厚、隱藏、無限、小心翼翼、欣賞、訓斥、迷戀、強烈”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出示法布爾的像,提問:“認識法布爾嗎?知道他的什么?
2.學生交流課前搜集關于法布爾的資料。
3.你是通過什么方法搜集到資料的?
4.為什么法布爾會取得這樣的成就呢?相信我們讀了這個故事就會明白。
出示課題:裝滿昆蟲的口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教學生字。
(一)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標出自然段序號。
(二)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課件出示詞語:
法布爾 無限 暮色 紡織娘 欣賞
櫻桃核 濃厚 蝸牛 中毒 小心翼翼
訓斥 迷戀 殿堂 雕像 強烈
洞穴 紀念 驅散 隱藏 怒氣沖沖
1.開火車、全班讀。
2.討論難點詞語,幫助學生掃除生字詞障礙。
三、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1.課文是按照什么結構方式寫的?(總—分—總)
2.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這篇課文講了法布爾的什么事?用簡單的話說一說。
四、品讀課文,自主感悟
(一)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思考:“法布爾從小就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表現在哪?(找出重點詞)
2.練習用:“無論...還是...”說句子。
3.“無限”什么意思?(板書:濃厚的興趣、無限的好奇心)
4.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師: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一找,文中寫了課文講了法布爾的幾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法布爾獨自尋找紡織娘忘記了回家。)第二件事是什么?(法布爾為了觀察蟲子、捉蟲子而遭到父親的訓斥。)
1.指名讀第2—3自然段。思考:這兩段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呢?(請畫出重點詞句。)
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活,發現法布爾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
(課文沒有直接寫法布爾怎么找蟲子,怎么入迷,怎么忘記了時間,而是從側面——媽媽的角度寫。天已經晚了,“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的農活兒都干完了,法布爾還沒有回家,他沉浸在什么事情里,以至于連家都忘了回?)
(想象:當爸爸媽媽干農活兒的時候,法布爾在做什么?)
“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到了那只會唱歌的蟲子!”媽媽一看,兒子的手里拿著一只全身翠綠、觸角細長的紡織娘。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于找到了這位“歌唱家”。
“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于找到了這位‘歌唱家’。” 從這句話知道昆蟲不好找,法布爾找昆蟲找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