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shù)、當初、隨便、仍然、敵人、臺階、所以、懂得”等詞語。
2.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初步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要按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辦事的道理。
2.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shù)、當初、隨便、仍然、敵人、臺階、所以、懂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
教學流程
一、結(jié)合實物,出示課題
1.教師出示實物:木盒子。引導板書“木匣”,“匣”字注音,學習“匣”的音、形、義。
2.完整板書課題:《科利亞的木匣》。
科利亞是個蘇聯(lián)的孩子,這篇課文講了他的什么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完后同桌相互交流課前借助字典預習的生字,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3.再讀課文,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件出示的兩個問題:
(1)課文講了科利亞的一件什么事情?請嘗試完成:
()木匣→()木匣→()
議一議:看看從哪兒到哪兒是講科利亞埋木匣的,從哪兒到哪兒是講科利亞挖木匣的。
(2)你覺得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
三、鞏固生字
1.課件依次出現(xiàn)生字詞語,學生開火車認讀。
2.小組分類記憶要求會寫的字,互相交流。
左右結(jié)構(gòu)歸類:挖鞋鋸搶難初敵階懂
形聲字歸類:匣階鋸管搶懂
比較記憶:斧和爺、鋸和據(jù)、免和兔、搶和槍、難和準、階和價、屋和到
3.給生字組詞,練習用詞語說句子。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字形,互相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哪些地方?
2.學生寫生字兩遍,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抄寫一遍。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刻舟求劍》
思考:(1)那個人最終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
(2)從這個故事中,你讀懂了什么?
準備一下,學到“語文園地七”時和大家交流。
【因為《刻舟求劍》這一成語故事與本文聯(lián)系相當緊密,所以把語文園地七的成語故事提前讓學生接觸。學生在學習本文的基礎(chǔ)上去學習《刻舟求劍》,可以觸類旁通。】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初步學習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2.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教師簡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精讀感悟,深入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1.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問題:科利亞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樣埋木匣的?為什么要埋木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