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理解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個兒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里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三個兒子》語言十分淺顯,但在淺顯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因此在教學中無需逐字逐句地給學生講課文的思想內涵,但要正確巧妙地引導學生閱讀,能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后的成就感,并能從第三個兒子的身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課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校學生素質較高,大部分學生語感較好,把課文讀流利不存在什么問題。因此,我把指導朗讀的重點放在指導人物角色朗讀方面,進入角色朗讀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通過朗讀,體驗閱讀的樂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播放歌曲導入新課: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既然 嗓子 晃蕩 胳膊 沉甸甸 拎著水桶
2、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表現得太棒了,上節課所學的字詞掌握的非常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給你們放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好媽媽》,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聽歌觀察畫面,邊聽邊想一想歌曲里講了什么?
3、師: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
(1)同學們,在家里父母是怎么夸獎你的?
。2)今天,我們來看看課文里的三位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課文,找出三位媽媽的話。
師: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找出三位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畫出來。
2、全班交流:指名讀、自讀。
3、指導朗讀三位媽媽的話,體會閱讀樂趣。
(1)出示第一位媽媽的話,指名讀,學生評價。
師采訪“媽媽”:您剛才在夸獎自己兒子的時候,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那你能夸得再自豪點嗎?(再指名讀句子)
師:第一位媽媽這樣夸獎自己的兒子,第二位媽媽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呢?
。2)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指導朗讀。(提示:可邊讀邊做動作)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第三位媽媽的表現。
。3)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指名讀。
師:兩位媽媽都夸獎了自己的兒子,而第三位媽媽卻什么也沒有說,這是為什么呀?(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誰能謙虛地讀一讀?
師:真是一位謙虛樸實的媽媽!
(4)分角色朗讀1——6自然段。
師:孩子是媽媽心中的太陽,當媽媽的都愛自己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媽媽呢?(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4、品讀文本,體會“孝敬”美德。
。1)引導朗讀7、8自然段:
師: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位媽媽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她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這是為什么呀?
課文的哪些詞語或句子告訴了我們水重?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2)引導朗讀9——11自然段:
師:三個兒子面對這么重的水,他們分別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畫上自己喜歡的符號。
同桌交流后,師相機板書。
說話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一句完整的話。
師:如果這三個兒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說點兒什么嗎?(指名說)
(3)引導朗讀12、13自然段:
師:其中的一位媽媽和老爺爺也有一段對話,請你和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分角色朗讀展示。
采訪“老爺爺”: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回答)
三、總結課文,升華主題。
1、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多辛苦!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學們,現在條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們提了,你覺得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來孝敬他們?(生自由說)
2、我們都是在爸爸、媽媽手心里疼愛著長大的,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當我們漸漸長大,有的學生就開始粗聲粗氣的對父母講話,甚至不耐煩,那么我們應該以一顆什么樣的心來面對爸爸、媽媽呢?(生自由說)
3、孩子們,今天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播放歌曲)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歌聲中,回憶父母曾經為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關愛,請在這張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寫下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幾句心里話。
4、請幾位學生讀一讀卡片上的話。(及時鼓勵、引導)
四、指導書寫“胳膊、晃蕩”:
1、引導觀察范字,請學生指出該注意的地方。
2、分別范寫“膊、蕩”,學生練習書寫。
五、小結:
同學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們美麗的微笑去回報母親吧!
六、作業:
從今天開始行動起來,每天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學還可能將這些記在你的日記中,我將是一份最好的成長記錄。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作為兒女應該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分角色朗讀,懂得孝敬父母。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用“沉甸甸”說一句話。
二、由疑引讀:
師:1、同學們,課文明明以《三個兒子》為題,而老爺爺卻說自己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個問題多么奇怪呀!
2、請同學們打開書本23課三個兒子自由朗讀吧!(板書:23三個兒子)
三、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1、課文除了有三個兒子,還有哪些人物?(指導看圖:三個媽媽一個老爺爺)
2、思考:三個媽媽分別說了什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找出有關的段落來讀一讀。
。ǘ、三、六自然段)
。1) 第一個媽媽是怎么說的?請第一組同學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板書:一有力氣)
思考:第一個媽媽的心情怎樣呢?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再讀一讀。(生回答:得意.自豪)
請大家.用......既......又......造句。讓學生練一練,說一說。(板書:......既......又......)
(2)第二個媽媽是怎么說的?與第一個媽媽的語氣相同嗎?請第二組的同學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生答:相同板書:二唱歌)
(3)第三個媽媽又是怎么說的?請第三組的同學來讀一讀第六自然段。(生答板書:三沒特別地方)
思考:第三個媽媽的心情怎么樣呢?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請同學們再讀一讀。(平和.平淡)
。4)指名分色地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3、三個孩子見到媽媽在提水時,分別怎樣做?(學習七至十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七至十一自然段。找出三個孩子怎樣做的段落。應用什么語氣讀?
。2)第四組的同學來讀一讀第一個孩子的做法。(板書:翻跟斗)
出示:小黑板第九自然段仿造句子讀讀說說。)
。3)女生來朗讀第二個孩子的做法。(板書:唱歌)
(4)男生來朗讀第三個孩子的做法。(板書:幫媽媽)
4、指三名男生分角色地朗讀三個兒子的做法并上臺演示。
5、當孩子接過媽媽手里的水時你們覺得怎樣?哪個詞語體現出?(重沉甸甸)
6、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孩子嗎?一起來讀一讀第十三自然段。
(1)老爺爺說話的語氣怎樣的?再讀一讀。(幽默.風趣而又意味深長)
。2)讀了十二自然段你們知道老爺爺說的話意思嗎?(知道因為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幫媽媽提水)
。3)指名上臺演示老爺爺說的話。
7、你們喜歡哪一個?(第三個因為他懂得孝敬父母)
8、學習了課文你們懂得了什么?
三、總結:
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多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書設計:
一 二 三
有力氣 唱歌沒 什么特別
翻跟斗 唱歌 幫媽媽
? ? 好兒子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7-13小節,能體會水重,母親提水的辛苦。
2、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3、有感情情朗讀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鞏固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白老爺爺話的含義,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課前播放flash動畫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一、課前談話,回讀媽媽的話。
師:說說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你們在家里幫父母做過事情嗎?你都幫父母做過什么事,有什么感受?
師:你們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師:可以上課了嗎?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1到6小節,知道了在井邊打水的三位媽媽對三個兒子的評價。
課件出示句子: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板書:力氣大)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板書:嗓子好)
3、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板書:沒什么)
二、學習課文7-13小節,體會水的沉,媽媽的辛苦
過渡:在媽媽的心中,兒子都是了不起的。三位媽媽談到了三個兒子。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你看到了幾個兒子,(3)可是這位老爺爺卻說:“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出示句子)
師:讀了老爺爺的話,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明明是三個兒子,怎么只有一個兒子呢?在再讀“讀老爺爺的話”
師:到底發生什么事,使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呢?請同學們自由讀7-13小節,認真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從哪里讀懂的?
▲預設學習重點段:出示: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們小組讀懂了三個媽媽拎的水桶很重。我給大家讀一讀:“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覺得他沒有讀出水很重的樣子,我能讀得比他好。(此名學生朗讀)
師:通過他的讀,你感受到水很重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你能通過讀,讓別人也感受到水很重嗎?
。▽W生齊讀此段)
▲聽老師范讀拎水的句子
(1)讓學生用耳聽,你仿佛聽到什么?(媽媽喘氣聲,水晃蕩聲等)
。2)讓學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媽媽流汗,彎著腰很累的樣子)
。3)讓學生用心體會用口說說,你此時的感受。
。ㄔ僖淮误w會媽媽的累)——全體深情朗讀——表演
。4)假如是你看到了會怎么做?你會說些什么?(聯系實際發散、創造)
三、學習三個孩子的表現,呼應前面的表揚,質疑升華
師:而三個孩子是怎么做的呢?看圖,先看孩子看圖自由說,課文中又是怎么寫的?請同學們
從課文中找找,并用橫線劃出相關的句子?看圖分別說,出示句子
1、板書:翻跟頭回讀夸獎的話
2、板書:唱歌
3、板書:拎水桶你有什么問題想問這位媽媽嗎?
師:這句話什么意思?他真的就沒有什么特別的嗎?看了這個孩子的做法,
師:此時此刻,你是這位媽媽,再談論孩子時,會說什么?(板書:孝敬父母)
如果你也在旁邊,你覺得誰做的最好?你又看到了幾個兒子?
這一切老爺爺看在了眼里,怪不得他說-----
他看到的是哪一個?看到了是什么?為什么?
生:因為其他兩個兒子只顧表現自己,只有這個兒子幫媽媽。
生:只有第三個兒子孝敬父母。
生: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所以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
生: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ò鍟赫嬲膬鹤樱
……
怪不得老爺爺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一個真正的兒子。(板書:一個真正的兒子)
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注意不同人物,語氣不同。
四、齊讀全文,總結
齊讀課文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怎樣才是孝敬父母?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樣做?老師有個建議,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為父母做一件事,做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 二 三
力氣大 嗓子好 沒什么特長(孝敬父母)
翻跟頭 唱歌 拎水桶
真正的兒子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復習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一個詞語“胳膊”;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能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這一問題。
【教學重點】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并能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要這樣說。
【教學難點】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桶滿滿的水。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揭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
。ㄐ『诎宄鍪菊n題)
2、師:小朋友們,老師先要考考你們上節課生字學得怎么樣?誰來接受考驗!
課件出示:
既 然 嗓 子 拎 著 水 桶 晃 蕩 走 走 停 !
胳 膊 沉 甸 甸
師:大家真不錯,把詞語都記住了!
二、自讀自悟三位媽媽說自己孩子的話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井邊,這一天三位媽媽一起去打水。他們邊打水邊說話,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們快速瀏覽課文,劃出三位媽媽討論的內容,劃好后自己讀一讀。
2、學生瀏覽課文,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并讀一讀。
3、學生交流反饋。可以一名學生也可以請三名學生說說媽媽談論自己兒子的話。
師逐句出示:
一個媽媽說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三位媽媽在談論什么呀?
生1:在談論他們的兒子。
生2:他們在夸獎自己的兒子。
5、師:那就請你當當媽媽,來夸夸自己的兒子吧!
(生自由讀讀三位媽媽說兒子的話)
三、朗讀交流,發現閱讀樂趣
師:誰來當當媽媽說說自己的兒子!
1、出示: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拧W生讀到第一個媽媽說的話。
⑵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媽媽的話?
。▽W生自由說說理由:很驕傲、很自豪)
。◣煱鍟旱谝粋 既聰明又有力氣)
⑶ 誰能讀得更自豪些?
。ㄖ2生讀)
⑷ 你覺得他們哪里讀得好?
(其余學生嘗試評價,師做適當引導)
、伞∥覀円黄饋懋數谝晃粙寢尶淇渥约旱膬鹤影!
。R讀)
過渡:
第二位媽媽眼中的兒子是怎樣的呢?誰來夸夸。
2、出示: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拧W生當第二個媽媽夸夸自己的兒子。
、啤煟簭乃睦首x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
生2:我知道她的兒子唱歌很好聽,所以她說得那么自豪。
。◣熛鄼C板書:第二個 唱歌好聽。)
、恰煟赫l也想來試試?
(指2~3生讀)
、取煟耗阌X得他們哪里讀得好?
生:她的“誰也”讀得特別重。
師:是啊,“誰也”讀重了夸獎的味更濃了。
、伞煟何覀円黄饋砜淇浒!
過渡:
前兩位媽媽眼中都有位優秀的兒子,那第三個媽媽呢?
3、出示:
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⑴ 學生當第三個媽媽說說自己的兒子。
⑵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聽出來,他跟前兩位媽媽說的不一樣?
生1:語氣一點兒也不驕傲。
生2:因為她的兒子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所以她讀得非常平淡。
。◣熛鄼C板書:第三個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⑶ 師: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會這樣讀,那這特別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
生1:是指沒有像前兩位兒子那樣的特長。
生2:她的兒子很普通。
、取煟赫l也想來讀一讀!
(指名2生讀)
⑸ 齊讀!
過渡:
現在,我們都了解了媽媽談論的話題,我們連起來讀讀吧!讀時你可以把自己當成媽媽在說自己的兒子。
(齊讀)
四、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1、師:請小朋友們數一數,這里共有幾個兒子?
。ㄉ3個)
2、師質疑:可最后在旁邊的老爺爺卻說:“三個兒子?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課件出示:三個兒子?)
。ㄎ铱芍豢匆娨粋兒子。)
3、師:你有什么疑問?
生1:明明有3個兒子,怎么只看見一個呀?
生2:這一個兒子指的是誰?
4、師:老師也很疑惑,請小朋友們趕快到課文中去找找這中間發生了什么事?
。▽W生讀課文,找找答案)
5、反饋交流。生自由說說后來發生的故事,及三個孩子的表現。
。◣熛鄼C出示: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6、師:請小朋友們好好地讀一讀這三句話,讀好后請你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W生自己讀一讀,想一想)
7、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不用給予肯定,指導朗讀這三句話。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讀這三句,知道三個孩子的不同表現。
8、師:讀得真好,特別是那個“沉甸甸”,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訴大家這桶水很重。
師:課文中還有一句話描寫水桶很重,請你找一找。
9、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桶水,我們也來感覺一下這桶沉甸甸的水。
。4、5生試)
學生試后,教師作記者采訪學生提水后的感受,相機理解詞語:晃蕩、走走停停。
10、指導寫字:
師:是呀,這么重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我們來寫寫“胳膊”著兩個字吧!
、拧≌n件出示:胳膊(帶田字格),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注意點。
⑵ 學生各試寫一個,教師巡視。
⑶ 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評價,進行對比。
、取〗處煼秾,邊寫邊指導,重點指導“膊”。
、伞W生再次練寫。
師:小朋友們,我們寫了一會會兒字,胳膊就開始酸了,而媽媽們卻還要提著這滿滿一桶水,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辛苦吧!一桶水可重啦!
。ㄒx第8自然段)
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一個孩子……
(引讀三個孩子的表現)
11、看著這桶沉甸甸的水,再看看這三個孩子的表現。你明白老爺爺說的話了嗎?這一個兒子指的是誰?又為什么要這樣說?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吧!
(同桌討論)
12、交流反饋,學生暢所欲言。
13、教師小結:是呀,一個真正的兒子,他懂得媽媽的辛苦,他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師:如果你是他的媽媽,你可以怎么夸自己的兒子呢?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 。”
學生盡情夸贊。
2、師:看來,這位兒子并不是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覺得我們的板書哪里需要改一改嗎?
師按學生要求將板書第3個兒子的下面補上:
孝順、懂事
3、齊唱《天下游子同此情》,感情升華。
師:是呀,老師也希望我們的同學能成為這樣的子女。在我們德清也有一位大孝子,他叫──孟郊。讓我們借著一曲《天下游子同此情》來贊揚一下所有的孝子吧!
。◣熒R唱《天下游子同此情》)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第一個 既聰明又有力氣
胳 膊
第二個 唱歌好聽
第三個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ㄐⅰ№、懂 事)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理解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里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三個兒子》語言十分淺顯,但在淺顯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因此在教學中無需逐字逐句地給學生講課文的思想內涵,但要正確巧妙地引導學生閱讀,能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后的成就感,并能從第三個兒子的身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學校、學生狀況分析:
本次授課我用的是海區八小二年級四班的學生。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課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校學生素質較高,大部分學生語感較好,把課文讀流利不存在什么問題。因此,我把指導朗讀的重點放在指導人物角色朗讀方面,進入角色朗讀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通過朗讀,體驗閱讀的樂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三個兒子》。(板書課題)
2、生字掌握得怎么樣了?開火車領讀生字詞:既然嗓子晃蕩胳膊沉甸甸拎著水桶
3、導入:
。1)同學們,在家里父母是怎么夸獎你的?
(2)你能帶著表情和動作學一學父母的樣子嗎?
。3)今天,我們來看看課文里的三位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課文,找出三位媽媽的話。
師: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找出三位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畫出來。
2、全班交流:指名讀、自讀。
3、指導朗讀三位媽媽的話,體會閱讀樂趣。
(1)出示第一位媽媽的話,指名讀,學生評價。
師采訪“媽媽”:您剛才在夸獎自己兒子的時候,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那你能夸得再自豪點嗎?(再指名讀句子)
師:第一位媽媽這樣夸獎自己的兒子,第二位媽媽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呢?
。2)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指導朗讀。(提示:可邊讀邊做動作)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第三位媽媽的表現。
。3)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指名讀。
師:兩位媽媽都夸獎了自己的兒子,而第三位媽媽卻什么也沒有說,這是為什么呀?(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誰能謙虛地讀一讀?
師:真是一位謙虛樸實的媽媽!孩子們,有句話叫做“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但是呀,可千萬不能像驕傲的大公雞、花孔雀那樣翹尾巴!
(4)分角色朗讀1——6自然段。
4、繼續讀文,體會“孝敬”美德。
。1)引導朗讀7、8自然段: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位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她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這是為什么呀?
課文的哪些詞語或句子告訴了我們水重?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2)引導朗讀9——11自然段:
師:三個兒子面對這么重的水,他們分別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畫上“~~~”。
交流,相機板書。
說話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一句完整的話。
師:如果這三個兒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說點兒什么嗎?(指名說)
(3)引導朗讀12、13自然段:
師:其中的一位媽媽和老爺爺也有一段對話,請你和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分角色朗讀展示。
采訪“老爺爺”: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回答)
三、總結課文,升華主題。
1、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多辛苦。≈挥行⒕锤改傅暮⒆樱攀钦嬲暮煤⒆。同學們,現在條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們提了,你覺得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什么事來孝敬他們?(生自由說)
2、我們都是在爸爸、媽媽手心里疼愛著長大的,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當我們漸漸長大,有的學生就開始粗聲粗氣的對父母講話,甚至不耐煩,其實我們應該以一顆什么樣的心來面對爸爸、媽媽呢?(生自由說)
3、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播放歌曲)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歌聲中,回憶父母曾經為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關愛,請在這張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寫下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幾句心里話。
4、請幾位學生讀一讀卡片上的話。(及時鼓勵、引導)
四、指導書寫“胳膊、晃蕩”:
1、引導觀察范字,請學生指出該注意的地方。
2、分別范寫“膊、蕩”,學生練寫。
五、小結:
同學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小孩。老師要送給大家兩句話,希望大家牢記在心: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古羅馬)維吉爾
六、作業:從今天起,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我沒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是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后的成就感,并能從第三個兒子的身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影射到自己的身上,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在課堂上我主要力求以下幾點:
1、閱讀教學生活化。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么樣夸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么樣的?”從而導入課文“這里也有三個媽媽在夸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并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閱讀教學自主化。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后,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通過學生個性的思想,個性的語言,以及老師及時的引導來挖掘學生心靈深處的想法,對文本的主題進行升華,把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3、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里,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因此,課堂上,我經常會這樣說:“你先來說說好嗎?”“能向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而且讓學生在優美的歌聲(《感恩的心》)中寫下自己的心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提問“孩子們,看到這樣的三個兒子,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嗎?”這時,孩子們有點兒不知所措,當我換一種問法:“如果這三個兒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說點兒什么?”孩子們就像立刻清醒了一樣,激動地舉起了小手。這就告訴了我:提問要有藝術性,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備課時要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以此為基礎來確定所提問題的難度。還要善于“隨機應變”,如果發現大多數學生“神色漠然”,那么教師就要立即作些提示或換一種問法,這樣既降低了難度又節省了時間,如果能在課上做好這一點,就能使最后的寫字環節有更充分的時間。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有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把聽、說、讀、思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中,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后的成就感,長此以往,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鞏固、復習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的內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學過程 :
。ㄒ唬、復習生字:出示課件:游戲:小貓走迷宮;
(夸獎小朋友)哎喲!小朋友你們真能干!你們真厲害!你們真棒!
。ǘ、生活情景導入 :
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夸獎你的,你的媽媽是怎么樣夸獎你的呀?(指名說)
你還能加上你媽媽的表情、動作,來說說嗎?
。ㄈ、朗讀指導:
這里,還有幾個媽媽也在夸獎自己的孩子呢,
1、三個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請你找出夸獎孩子的話,去讀讀,讀出媽媽的語氣來。
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說一說。
2、分組練習: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么夸獎你的兒子?會是怎么樣的語氣呀?
在小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練一練。
3、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指名幾生讀)
生讀后訪問:這位媽媽,您說這句話的時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說得再自豪(驕傲)一點?
4、課件出示(另一個媽媽的話):另一個媽媽是怎么樣說自己的兒子的?(指名生讀)
大家聽聽,他這個媽媽讀得怎么樣?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
交流讀,評價,提高。
5、兩個媽媽都夸獎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個媽媽什么也沒有說,為什么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媽媽的話,你想這個媽媽在說這樣的話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嗎?
6、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友去讀7、8小節,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生朗讀)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從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7、這時候,三個兒子看到自己的媽媽在提水,他們是怎么做的?
請小朋友再去讀課文,用筆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自由朗讀)
交流展示:
看了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體會到了什么/想說什么?
8、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對話。請小朋友和你的同桌準備一下,來扮演最后一個媽媽和老爺爺,讀讀這兩句話,該讀出怎么樣的語氣來?
9、師生共同探究:奇怪了,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呀?(學生討論)
10、這個媽媽和老爺爺還會說什么呀?你能繼續把故事編下去嗎?(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結果:請兩組小朋友來表演對話,隨機點撥升華主題。
。ㄋ模、小結:讀讀、議議
你認為我們要學習哪個孩子,為什么?該怎么樣孝敬父母親?說說你是怎么幫助父母親做事的?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一、 教材目標:
1. 學生朗讀交流,從中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 完成“讀讀說說”練習
二、重點、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三、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23課《三個兒子》,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誰敢來接受挑戰?
1、復習生字、詞語。
聰明 水桶 車輪 歌聲 特別 拎著
跟頭 嗓子 胳膊 晃蕩 沉甸甸 走走停停
2、回顧:文中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課文寫了三個在井邊打水的媽媽,她們在談論自己的兒子,后來三個兒子出現了,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都沒有看見媽媽手中的水桶,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過去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手桶。
第三個兒子到底是不是“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我們這節課來看看。下面請你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找出三個媽媽談論兒子的話。(二)、自讀自悟。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用橫線劃出三個媽媽談論兒子的對話。
2、同桌相互討論:三位媽媽說話時語氣(語速、語調)一樣嗎?同桌之間互讀互聽。
。ㄈ、自主發現、朗讀交流。
。ǘ嗝襟w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保
同桌互讀——個讀
1.誰來當第一個媽媽,讀一讀。誰還想當第一個媽媽?
2、評評議議,模仿讀一讀
3、這句話告訴我們,這個兒子棒嗎?我們來看看另一位兒子怎么樣?
。ǘ嗝襟w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保
4、這個兒子怎樣?所以這里也要讀出“自豪”的情感。生個讀。
這個時候第三個媽媽沉默了,面對著前兩個媽媽的疑問,她是怎么答的?誰來讀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心情呀?你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
5.個讀,教師示范讀
6.全班齊讀。
自由練讀——品讀
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的7、8小節,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ǘ嗝襟w課件出示第7、8自然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2、你有什么發現?(水很重)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你能用朗讀來表現水重嗎?
3、自由讀。
4、品讀
小組賽讀
1.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么做的?請你去讀讀書,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多媒體出示:“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三個媽媽被他迷住了。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先在小組里面交流讀,選出一名代表,代表小組參加比賽。
3. 評出讀得最好的小組,用畫星星的方法來比賽。
4. 齊讀。
。ㄋ模┨剿鳌⑹
這時候,一直在旁邊的老爺爺提出了疑問。質疑: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呀?
3、師生討論,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
。ㄎ澹┳x讀說說
1.(迎面走來三個孩子),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 照樣子,說句子
。1)一個(只) 。一個(只) 。另一個(只) 。
。2)一( ) 。一( ) 。另一( ) 。
。┳鳂I布置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與爸媽一起交流一下。
2.學習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呢?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四、板書設計
23.三個兒子
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
?
只有孝順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的內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讀準人物的不同語氣,領悟課文揭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1、網絡游戲復習生字。
2、開火車認讀此語。
過渡:大家真棒!大家看,老師是這樣夸你們的,你們的媽媽是怎么夸你們的?今天我們來看看課文里這些媽媽是怎么夸自己的兒子的。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們的話。
2、分小組分角色朗讀三位媽媽的話,要讀出她們的樣子來。
3、出示幻燈片,指名讀三位媽媽的話。指導讀出不同的語氣。
。ǖ谝、二位媽媽的驕傲、自豪。第三位媽媽語氣的平淡)
(第三位媽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ㄏ嚓P板書:即聰明又有力氣唱歌好聽沒什么可說的)
4、分角色表演三位媽媽。
5、在媽媽打水回去的路上,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6、幻燈片出示第8段,學生齊讀,你讀了這段,有什么發現?
7、指導讀出水重的感覺。
8、默讀課文最后幾段,想: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9、小組討論后匯報。
。ㄒ龑ЫY合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說)
10、引導理解:老爺爺看見的兒子是哪個兒子?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板書:孝敬父母)
。ú寥]什么特別)
11、看了這三個兒子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們給第三個兒子戴上一朵大紅花。
(板畫:花)
過渡:在我們的資料城中,還有許多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大家去讀一讀,等會兒把你了解到的故事說給你的好朋友聽。
三、拓展閱讀
四、打寫
1、我能做個好兒子(女兒)。
2、說話你平時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讀了課文和資料城里的故事之后,你有新的想法嗎?
3、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新詞。
2.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感悟課文內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難點: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師:喜歡認識新朋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位新朋友,我們一起去認識認識。出示課文插圖,說說有幾個兒子?
2.揭示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檢查生字讀音。
、抛x帶著拼音的生字。
⑵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3.讀新詞。
三.自讀自悟,合作研討,感悟閱讀內容。
1.師: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三個兒子是什么樣子的,他們的媽媽要向我們介紹介紹。請你們默讀課文,用直線畫出相應的句子。
2.交流:你都找到哪幾句?生說,師相機出示。
3.把自己當成媽媽,讀一讀三個媽媽介紹兒子的話,讀出媽媽的語氣。
、藕托』锇橐黄鹁毩。
⑵生展示讀,師相機指導。
4.分角色朗讀第1至6自然段。
5.自讀發現:
、艓熯^渡:三個媽媽說完話,打了水,就拎著水桶要回家了。在她們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自讀課文第7、8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發現?
、平涣鞣答仯
師: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么發現?(水很重)
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水很重的?
、亲寣W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提水的感受,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品讀這兩段話,感受媽媽提水時的辛苦。
6.師:如果你是這三個媽媽,現在心里最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這三個媽媽的兒子,你現在會怎么做?
讓學生抒發自己心里的想法。
7. 師過渡:她們的兒子是怎么做的呢?
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個兒子的表現的?在文中找找相關句子,并進行朗讀指導。
8.師:三個兒子的表現旁邊的老爺爺也看到了,老爺爺看了以后是怎么說的?
、耪页隼蠣敔數脑挕
⑵指名讀老爺爺的話;讀后,師緊接著問:聽了老爺爺的話后,你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
讓學生發現問題: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9.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10.全班交流,提煉中心。
11.帶著現在的感受再讀老爺爺那意味深長的話。
四.拓展延伸。
1.你認為應該向哪個孩子學習?為什么?
2.談談今后如何孝敬父母。
3.在歌曲《好媽媽》中結束本節課。
板書設計:
一 二 三
力氣 好嗓子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翻跟斗) (唱歌) (幫媽媽)
? ? 好兒子
我們既要做一個聰明能干的孩子,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
1.會認4個生字,會寫“聰”。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系歌曲,導入 課文
1、提要求:邊聽邊想一想歌曲里講了什么?
2、播放錄音《好媽媽》,說說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結: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三位小朋友,他們又是怎樣做的?你們喜歡他們嗎?
4、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學習要求:讀課文時該注意什么?
2、師小結:五不(并強調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3、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4、解決學生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字音難點,并說說“蕩”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蕩)
5、簡要說說: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怎樣的?
6、根據學生的回答,簡要板書。(注:板書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確定。)
7、在板書的過程中,寫字指導“聰”
①、提醒老師注意在田字袼中寫字該注意什么?
②、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師生同寫,看誰寫的字既快又好。
、堋⒃u價。
三.學習課文2、3、6自然段
1、動手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劃好后好好讀一讀。
2、示三句話的小黑板,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媽媽說的話,想想該怎樣讀?(練習讀)
3、朗讀指導
、、抽三生讀,讀后評議。(你認為誰讀的好,為什么?)
②、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四.學習第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讀表現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見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做?
4、質疑:三位媽媽的三個孩子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可以去讀一讀課文的(由學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學習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讀,讀完后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出示
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
(老師覺得你用自己的話說一個孩子的表現,你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說三個,那就太了不起了。
(設計的目的: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質疑: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幾個孩子?可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那你認為他看見的應該是哪個兒子呢?為什么?
3、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ㄈ巳硕颊J為應該是第三個兒子,因為他孝敬父母?梢粋孩子卻發表了他不一樣的觀點:一桶水連媽媽都提的腰酸悲痛,兒子怎么能提得動呢?我覺得另外兩個孩子也表現很好,他們想通過自己精彩的表演,讓媽媽忘記疲勞。)
(孩子真的很能干,我備課的時候雖也想到,可沒想到二年級的孩子也能往這方面去想。)
六.總結課文,情感升華
1.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這位媽媽,在談論孩子時,你會怎么說?(讓生回過頭來看媽媽眼中的孩子,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孝敬父母當然也是。)
2.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板書第三個孩子下的“沒什么特別”改成“孝敬父母”,并畫一顆紅紅的愛心。
3.學到這兒,吳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出示: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七.拓展內容,課外延伸
1.讀課外故事《烏鴉愛媽媽》,談談感受。(由于時間不允許,未交流)
2.總結:課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細細閱讀,相信能給你們很多的啟發。老師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ù藭r,鈴聲響了。)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
1.會認4個生字,會寫“聰”。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系歌曲,導入 課文
1、提要求:邊聽邊想一想歌曲里講了什么?
2、播放錄音《好媽媽》,說說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結: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三位小朋友,他們又是怎樣做的?你們喜歡他們嗎?
4、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學習要求:讀課文時該注意什么?
2、師小結:五不(并強調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3、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4、解決學生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字音難點,并說說“蕩”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蕩)
5、簡要說說: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怎樣的?
6、根據學生的回答,簡要板書。(注:板書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確定。)
7、在板書的過程中,寫字指導“聰”
①、提醒老師注意在田字袼中寫字該注意什么?
②、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邸熒瑢,看誰寫的字既快又好。
、、評價。
三.學習課文2、3、6自然段
1、動手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劃好后好好讀一讀。
2、示三句話的小黑板,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媽媽說的話,想想該怎樣讀?(練習讀)
3、朗讀指導
、佟⒊槿x,讀后評議。(你認為誰讀的好,為什么?)
②、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四.學習第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讀表現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見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做?
4、質疑:三位媽媽的三個孩子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可以去讀一讀課文的(由學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學習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讀,讀完后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出示
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
。ɡ蠋熡X得你用自己的話說一個孩子的表現,你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說三個,那就太了不起了!)
(設計的目的: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質疑: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幾個孩子?可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那你認為他看見的應該是哪個兒子呢?為什么?
3、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ㄈ巳硕颊J為應該是第三個兒子,因為他孝敬父母?梢粋孩子卻發表了他不一樣的觀點:一桶水連媽媽都提的腰酸悲痛,兒子怎么能提得動呢?我覺得另外兩個孩子也表現很好,他們想通過自己精彩的表演,讓媽媽忘記疲勞。)
。ê⒆诱娴暮苣芨,我備課的時候雖也想到,可沒想到二年級的孩子也能往這方面去想。)
六.總結課文,情感升華
1.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這位媽媽,在談論孩子時,你會怎么說?(讓生回過頭來看媽媽眼中的孩子,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孝敬父母當然也是。)
2.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板書第三個孩子下的“沒什么特別”改成“孝敬父母”,并畫一顆紅紅的愛心。
3.學到這兒,吳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出示: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七.拓展內容,課外延伸
1.讀課外故事《烏鴉愛媽媽》,談談感受。(由于時間不允許,未交流)
2.總結:課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細細閱讀,相信能給你們很多的啟發。老師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夸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么也沒說。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育學生認識到要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
3.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說: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么表現呢?
2.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詞語。
特別: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導閱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2.從書中畫出三個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么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
(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夸獎,甚至夸耀的語氣說。從“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4.指導讀三個媽媽說的話,體會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集體賽讀的形式。
五、鞏固:分角色有感情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怎么說自己的兒子?
(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绷硪粋媽媽說:“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接下來發生什么事了?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從填上的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著這么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來幫忙……)
2.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么表現呢?
(1)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抓動詞,體會最后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后一個孩子是怎么想的?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案觳捕纪戳耍菜崃恕,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邊的老爺爺心里在想什么?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里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3.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三、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聯系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后一個兒子學習。)
四、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1.分組練習。
2.指名匯報。
3.集體評議。
五、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內練習
一、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 ) 特別一—( )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歌聲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特別:(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別——
2.特別——
四、閱讀課文片斷,并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慢一—( ) 重——( ) 后——( )
3.從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媽媽拎著這么重的水桶,你會怎么做?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背景分析:
《三個兒子》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度齻兒子》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兒子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兒子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難怪哦,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案例描述:
。ㄒ唬﹦撛O生活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復習生字、詞語。
師:【出示水桶生字卡片】
瞧,這是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生:裝水)你們瞧,陳老師今天帶來了好多小水桶,想不想拎回去一個?讀得又快又準的,老師就送你一個!
(生開火車讀生字)
師:哎喲,小朋友們真能干呀,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順利解決了,真了不起。(豎大拇指)
2、導入新課:
師:在沒有自來水的從前,人們都要用這些小水桶去打水?,有三個媽媽提著水桶去打水,在井邊聊起了自已的兒子,你們想去認識認識這三個兒子嗎?
【貼三個兒子圖】
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04頁,自由朗讀課文,邊讀課文邊找出三個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_____”劃出來。
(生自由讀課文,劃句子)
師:老師想請三個同學給讀出來。
。ㄈ瑢W讀)
【生邊讀邊課件出示三個媽媽的話】
師:好,下邊就請你們把自己當成媽媽,自己讀一讀三個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
(自由練讀)
。ǘ├首x三個媽媽的話,體會閱讀樂趣。
師:讀得怎么樣了?各位“媽媽”們。
交流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薄
師:第一位媽媽怎樣評價自己的孩子。
(指名讀)
。ò澹郝斆 有力氣)
師:誰來說說,他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通順,只是聲音不夠大。不太像媽媽。
師:你真會評價。那你再來讀讀?
。ㄉx)
師;這位媽媽讀得怎樣?
生:讀得真不錯,如果能加上媽媽的動作和表情就更好了。
師:你的想法真不錯!你來試一試。`
(生加動作讀)
師:真棒。你學得真像。
師(面帶微笑):媽媽們,我也為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來,讓我們一起自豪地夸夸他------(齊讀)
交流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 生自讀自悟:
師:同學們,你們瞧,一個媽媽夸獎了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媽媽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樣夸自己孩子的呢?請一位同學讀讀。
。ㄖ该x)
(板:好嗓子)
師:這么棒的兒子,我們再一起驕傲地夸夸他吧。
。R讀第二個媽媽的話)
交流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薄
師:誰來讀?
。ㄖ该x第三個媽媽的話)
1、 提出疑問:
師:這位媽媽,別人的媽媽都愛夸獎自己的孩子,您為什么說自己的兒子沒什么可說的,沒什么特別的地方呢?您是怎么想的?
生:我的兒子不聰明,沒有力氣。
師:您能用上剛學過的既……又……來說說嗎?
【課件出示句式】
生:我兒子既不會唱歌,嗓子也不好聽。
師:因此,這位媽媽平淡地說:——引讀
2、找到情感共鳴:
師:也許這是一位很謙虛的媽媽,她可能會想:——
生:我可不愿在別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兒子。
師: 因此,這位媽媽謙虛地說:——引讀
師:我們剛才讀到前兩個媽媽都特別驕傲。只有這個媽媽非常謙虛。你們能用朗讀來表現嗎?
(齊讀)
師:真是謙虛、樸實的媽媽!
3、再一次體會三個媽媽不同的心情:
【課件出示三個媽媽的話】
師;孩子們,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三個媽媽的話。
。ㄉR讀)
。ㄈ┳x讀演演,體會“孝敬”美德。
1、體會水重,感受媽媽的辛勞:
師: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個媽媽也打完了水,拎著水桶,走回家去。
。◣熍錁贩蹲x第8自然段)
【課件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你們也一塊來讀讀吧,邊讀邊找出使你感受最深的詞語,呆會談談你的體會。
(生自由讀)
師:誰來說說?(哪個詞令你感受最深,為什么呀?)
。ㄉ鷧R報)
【課件相機出示】
生:從“走走停停”我體會到水太重了,要走一下停一下。
師:課文11自然段就有一個詞說明水很重的,找一下,那就是?
生:沉甸甸。
師:這可是——(生:沉甸甸)的水。∷詪寢寕兲哿,要走走停停!
師:你又從哪個詞體會到什么呢?
生:我從“痛”“酸”體會到媽媽很累。
師:你站起來指給我們看看,哪兒酸、哪兒痛?
生:(邊指邊答)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為什么這么酸?這么痛?
生:因為水很重,媽媽很累。
師:你又有什么體會呢?
生:我從“晃蕩”體會到水很滿、很重。
生:我從“晃蕩”還體會到媽媽們胳膊痛,腰酸。
師:是啊,看。ㄑ菔荆┧珴M太重拉,這時媽媽們胳膊痛,腰酸,手都沒法均勻地用力,所以水桶都兩邊搖動起來了,這就是“晃蕩”。
2、寫生字
師:“晃蕩”是要求我們會寫的字,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生字本,我們準備來寫寫。
、賹憽盎巍弊
師:“晃”字怎么記?
生:上下結構,日字頭。
生:我用加一加記住“晃”字,“日”加“光” “晃”。
(生觀察教師寫生字)
(師邊寫邊說):“晃”字先寫日字頭,從上到下寫,橫折的折要寫在豎中線過一點。下面“光”字先寫中間一豎,再寫兩邊點、撇,下面豎彎鉤注意寫在豎中線左一點。
師:我們來寫寫。
。ㄉ殞憽盎巍保
②寫“蕩”字
師:“蕩”字怎么記?
生:上下結構,草字頭。
生:草花頭加湯水的“湯”。
。◣熯厡戇呎f)“蕩”字先寫草花頭,再寫三點水,中間一點寫在橫中線,最后寫橫折折折鉤再加兩撇,注意橫折折折鉤是一筆啊。
師:現在請同學們寫一寫。
(生練寫“蕩”)
3、引出問題:
【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現在我們再回過頭讀讀這兩句話,再次體會媽媽的辛勞。
(齊讀)
師:這可是一桶——(生:沉甸甸的)水,我們再一次感受水的重。
(合作讀)
師:這樣重的水,這時候,媽媽們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出示發散練習:1、一個媽媽擦去額頭的汗水,說: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個媽媽敲敲直不起來的背,說:
“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個媽媽捏捏發酸的手臂,說:
“___________________。”】
師:一個媽媽擦去額頭的汗水,說:——?
生:我的力氣大的兒子在哪啊,快來幫幫我提水啊。
師:一個媽媽敲敲直不起來的背,說:——?
生:如果我的家能離井邊近一點就好了,不用提得這么辛苦。
師:另一個媽媽捏捏發酸的手臂,說:——?
生:我很累啊,兒子啊,快來幫幫我提水啊。
師:媽媽們多么希望兒子們能幫忙。 瞧,他們來了,【課件出示三個兒子圖】
師:幾個兒子來了?——明明是三個兒子,可是老爺爺卻說:——
生讀:【課件出示】“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只看到一個兒子。”
師: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呀?到底是三個兒子,還是一個兒子呢?
。ㄔ谡n題23、三個兒子旁加上問號)
。ò澹喝齻兒子?一個兒子?)
【課件出示老爺爺的疑問】
師:請大家繼續讀課文9到13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4、解答老爺爺的話:
師: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呢?
生: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替媽媽提水桶。
師:是哪個孩子幫媽媽提水桶?
。◣熤负诎遒N圖)
生:第三個兒子。
。ò澹禾崴埃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指黑板第三個兒子圖)孩子的表現。
【課件出示“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生齊讀)
師:這不是普通的水桶,這可是——(生:沉甸甸的水桶。)
師:多重的水。∽x!
。R讀“另一個……”)
師:如果你就是第三個孩子,你為什么要幫媽媽拎這沉甸甸的水桶呢?
生;因為媽媽拎水很重,所以幫助她。
師:你真孝順媽媽。
生:因為我不想媽媽太辛苦。
……
師:你真關心媽媽。只有你懂得媽媽的辛苦,幫媽媽分擔,只有你懂得用行動孝順媽媽。
師:那其他兩個兒子又在干什么呢?
生: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ò澹悍罚 (板:唱著歌)
【課件出示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師:多重的水呀!媽媽提得多累呀!要是有人能幫幫她們該多好呀?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引讀)一個孩子只顧著——一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
師:你們能再說說這三個孩子的表現嗎?
。ê献髯x)
【課件出示一個兒子 。
一個兒子 。
另一個兒子 !
5、練習
師:如果把量詞個換成只,一只——一只——另一只,你還會說嗎?
【課件出示一只 。一只 。另一只 。】
。ㄖ该f)
師:想想,還能把量詞換成什么呢?
【課件出示一( ) 。一( ) 。另一(。 !
……
6、小結,體會“孝敬”美德。
師:學到這里,我們終于明白了:老爺爺只看到這一個兒子。
(搽去兩個問號)
師:因為當看到媽媽拿著沉甸甸的水桶時,第一個聰明力氣大的兒子只顧著翻跟斗,第二個好嗓子的兒子只顧著唱歌,只有第三個沒什么特別的兒子幫媽媽拿水桶,他用行動幫媽媽分擔了辛勞,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孝順媽媽的好兒子。
(板:孝順)
四)、總結課文、升華主題。
師: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多辛苦呀!只有——(生: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生:真正的好孩子。)同學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自來水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不用再做提水桶這樣的重活了,那你覺得還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兒來孝順他們?
生:我要幫媽媽做清潔。
生:我也要學著做家務,替媽媽分擔。
生:我再也不調皮了,以后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學校好好表現。
生:對,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優秀成績來回報父母。
生:……
師:同學們,我們都是在爸媽手心里疼愛著長大的。
【課件:母愛圖片配樂播放】
師: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應該以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爸爸媽媽。
師:讓我們在這美妙的歌聲中,回憶爸爸媽媽對我們最真摯的愛,拿出你們準備的心形卡片,寫下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最想為爸爸媽媽做的事。
。ㄍ瑢W們自由書寫)
。▽懞玫木唾N到黑板的感恩樹上)
師:孩子們,你的媽媽此時此刻一定感應到你們的心聲的。
讓我們再一次大聲地呼喊------(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板書設計:
23、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
第一個兒子圖片 第二個兒子圖片 第三個兒子圖片
聰明、有力氣 好嗓子 孝順
翻跟斗 唱著歌 提水桶
教學反思:
課文《三個兒子》講述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里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的故事。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怎樣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思想內涵而不是通過枯燥的講大道理來實現呢?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我在課堂上進行了這樣的處理:首先以水桶生字卡片復習生字,再以三個媽媽提水桶去打水的情景引入新課,接著指導學生讀準三個母親在評價自己兒子時的不同語氣,然后講述三個母親提水回家,讓學生抓重點詞語體會這水桶的重,感受媽媽的辛苦,并讓學生發散想象:“這時媽媽們最希望什么?會說什么?”接著三個孩子出場,這與老爺爺說的話產生矛盾,引出到底是“三個兒子?”還是“一個兒子?”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議論、找答案。原來老爺爺說的是第三個兒子,為什么只看到第三個兒子呢?他是怎樣做的?把第三個兒子的做法先引出來學習,再看其他兩個兒子的做法;最后讓學生在讀和說中體會如何孝敬父母的道理。整節課的設計“巧”在如小四點:
1、入情入境,品讀悟情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堂課上,我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研讀教材,體會媽媽們評價自己兒子時的不同心情。通過聲情并茂的配樂范讀把學生帶進文境中,并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水桶的重和媽媽們的辛苦。再通過學生郎讀,對比三個孩子的表現,“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個問題學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的道理自然也明白了。課堂上,聽到的是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看到的是孩子們潛心靜讀、凝神思考的可愛模樣,這充分體現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
2、以“水桶”牽線
整節課以“水桶”牽線,一線牽到尾。課堂的一開始就以水桶卡片復習生字,再創設三個媽媽提水桶去打水的情景引入新課,接著講述三個母親提水桶回家,讓學生體會水桶的重,最后的感情升華“現在不用再做提水桶這樣的重活了,我們還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兒來孝順他們?”以我們熟悉的“水桶”貫穿了整節課,這樣既了貼近生活,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又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3、把難化易
這節課的難點是“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很多學生學完了整篇課文可能都不知道“到底是一個兒子,還是三個兒子?”“老爺爺看到的時哪個兒子?”為了很好地解決這兩個難題,我把“老爺爺看到的是哪個兒子?”這個問題先拉出來獨立解決了,再通過第三個兒子與前兩個兒子一對比學生直接就明白了 “為什么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這樣本節課的難題很簡單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