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天地》教案(精選12篇)
《語文天地》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交流摘錄筆記。
2、暢所欲言《看月亮,說月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進入語文天地的學習。
二、交流摘錄筆記。
1、交流以前的摘錄筆記,找出筆記中的優點和缺點。
2、讀讀課本中出現的詞語。
3、說說丁丁和冬冬教給了我們什么好方法?
4、鼓勵學生寫好摘錄筆記。
三、練習填成語。
1、找出規律。
2、集思廣益,填寫成語。
四、讀一讀。
1、開展學生間賽讀、賽背。
2、鼓勵學生把這些名句記錄在摘抄本上。
五、暢所欲言《看月亮,說月亮》。
教師巡視,鼓勵每個學生發言,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參與小組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開卷有益”中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對月亮的描述。
2、寫一寫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語文天地的有關內容。
二、開卷有益
1、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明月》,學習了本單元的3篇課文之后,大家對月亮有了很大的認識。今天,我們再來讀四段話,這四段話都是摘自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對月亮的描述。
2、學生自讀。
3、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筆下生花
1、不同的作家,筆下的月亮是不同的。你喜歡月亮嗎?你眼中、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2、為自己心中的月亮畫像。展開聯想,想象練說。
3、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4、組內交流,集體評議。與金鑰匙結合進行。
四、教學后記
《語文天地》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懂得要善于動腦,運用積累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學習中的難題。
2、學會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3、同音字組詞,以區別字的音、形、義,做到正確使用。
4、進行詞語積累,能運用其他詞語進行替換。
5、運用以掌握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言簡意賅地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2、自覺積累詞語,使語句更形象、生動。
教具:
投影儀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投影)
1、寫下面加點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在練習本上抄寫,并組詞。
二、比一比,組成詞語(投影)
場、廠、威、危、修、休、拖、脫
1、引導學生比較字的音、形、義的異同。
2、口頭組詞,在本子上進行書寫練習。
三、抄一抄(投影)
疑惑、輕蔑、胸有成竹、轉敗為勝
淤泥、笨重、沉沒、繃緊、出色
徘徊、驅散、跳躍、恢復、束手無策
1、讀一讀,哪些字比較容易讀錯?
2、哪些字容易寫錯?
3、你都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嗎?選一個你最喜歡的詞造句。
4、第五單元的課文中,你還有要積累的詞語嗎?寫在書上。
5、在抄寫的過程中,是否發現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四、閱讀課文片段
1、朗讀的時候,注意文中的句號和嘆號。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卷有益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閱讀短文《發明大王的秘訣》。
2、默讀短文,查字典或與他人交流解決其中的生字。
3、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4、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5、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6、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7、背誦課文最后一段中愛迪生說的話。
二、初顯身手
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沖稱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國王等。
三、暢所欲言
回憶剛才所聽的故事,說一說怎樣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
四、金鑰匙
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閱讀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教學后記:
學生對本單元的字詞掌握的字詞通過聽寫掌握的較好,但在仿照課文寫一寫這個環節學生掌握的不好,通過老師的反復舉例講解,學生漸漸明白,這也折射出學生的生活能力和語言表達的欠缺。閱讀部分領悟的不錯,作文從草稿來還存在很多問題。
《語文天地》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日積月累
1、你都摘抄了哪些優美詞語,讀一讀。
2、寫摘抄筆記
3、讀成語、名言
體會持之以恒、培養習慣的重要性。
你還收集了哪些?
二、閱讀
1、《大龍郵票》
進行默讀練習,在規定時間內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你的感想是什么?
2、《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在規定時間內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復述文章的大意,同學評價。
三、鞏固復習。
1 選擇正確的讀音
提供 ( ɡōnɡ ɡònɡ)
參謀(mào móu )
琢磨 ( zhuó zuó)
秦俑(yōnɡ yǒnɡ)
2 選詞填空。
采用 采取 采納
班主任( )了同學們的意見。
羅斯福( )了普及集郵的許多措施。
我們的書本是( )再生紙漿制造出來的。
歌頌 贊揚 贊美
美麗的集郵冊( )了偉大的祖國。
游客禁不住( )江南秀美的風光。
誠實守信的行為應該得到( )。
第二課時
一、綜合實踐
1 在郵票展覽會上,我做了準備
我的發言是
2 開卷有益中的文章,我最喜歡
因為
3 在記敘一件事情或說明一件事物時,應當真實編造,因為
二、金鑰匙
1、你了解到什么,大聲讀一讀。
2、評價時要注意些什么?
三、鞏固復習
1、讀片段完成練習
羅斯福曾經以總統的名義,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郵的措施。他讓人把一部郵票印刷機裝在一輛巡回車上,開到各地作示范表演,車上陳列著美國的各種郵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開展了一個捐獻郵票慰問傷員的運動,羅斯福積極參加,不間斷地把自己的重復的郵
票捐獻給傷員,一直到他去世。
這段講了羅斯福為了
做了許多工作,包括
2、給下面的詞語找個近義詞。
不間斷 捐獻
3、羅斯福做為一位總統,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我對此的看法是
第三課時(大顯身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舉行郵票展示會,這節我們繼續舉辦郵票展示會
二、學生上臺談我最喜歡的郵票
三、仿寫《大龍郵票》寫上說明的文字。
第四、五課時
(習作略)
《語文天地》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我的“長生果”》
讀了課文,你大體了解了什么?
以讀書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繼續的,找出有關詞語。
課文詳寫了什么?略寫了什么?
理解重點句子。
二、指導學生如何讀書
(一)、學生討論如何安排好自己的讀書活動
1、既要注重博覽,又要有所側重。
2、要安排好讀書時間。比較厚的書,要用化整為零的辦法讀。
3、晚上讀書效果比較好,就把每天讀書的時間安排在晚上。
(二)指導學生如何了解書的大致內容
1、看目錄可以了解書的基本內容。
2、看內容提要也可以幫助我們迅速了解書的內容。
3、看序言或后記可以了解這本書的目的和價值。
(三)怎樣選書
1、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自己需要的書。
2、注意是不是好書,是不是精品。
3、看看作者是不是名家,是不是有知名的,權威的出版社出版的。
第二課時
三、討論各種讀書方法
1、朱熹的讀書方法: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2、學生交流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四、制定讀書守則
讀書時動筆:寫、做批注......
學會使用目錄。
邊讀邊想象書中描繪的情景。
先要讀懂,再評論。
五、單元
1、學生自我
2、學生他人
《語文天地》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繼續用學過的方法積累新詞、好句。
2、提醒學生自學生字,在積累的同時理解詩意。
3、讀一讀課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體會因果關系句子。
A、先表明態度,后說明理由;
B、先說明理由,后表態度。
4、引導學生摘錄課文中類似的因果關系的句子。
5、四人小組交流體會。
二、讀一讀
1、學生自讀古詩句。
2、學生自學詩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組交流詩句含義。
4、全班交流體會。
A、人要順應天時,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
B、有了財富,不能放縱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貧窮的人,不能欺辱,面對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沒有原則的屈就,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開卷有益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意。
2、討論:所表達的意思。
思考:“嗟來之食”的的含義。
3、學生復述課文。
4、討論交流:展開辯論——那個人該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二、辯論會
1、全班分為兩組,展開辯論。
正方:那個人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反方:那個人該吃黔敖的東西
2、正反方自由組合討論。
3、全班交流。展開辯論。
4、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尊嚴)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學生開始習作。
6、修改習作。
7、抄清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 篇6
教學目標:1。自讀《誰來了》,感受課文敘述的語言特點,并模仿續編。 2.背誦《絕句》,體會詞語和句子如何對應,指導杜甫。 3.為動物分組,比較鳥,昆蟲、獸等的區別。 4.從背誦的角度培養自檢的習慣。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復習:1。看誰說得多? 胖乎乎 毛茸茸 -------- ------- 2.用“長短”造句。二.學習分類。貓 狗 蝴蝶 鵝 猴子喜鵲 鴨子 蜜蜂 黃鸝 蜻蜓1. 學生先說一說怎樣分?2. 按字的偏旁分類,學生填表。三.讀背古詩。1. 學生看拼音背誦,互相檢查。2. 教師引導學生看插圖想象時中描寫的景物,邊看邊背。3. 討論:“窗”和“門”在哪?4. 讀一讀。 翠對青 白對黃 黃鸝對白鷺 兩個對一行窗對門 西對東 千秋對萬里 圖畫有風景5. 師簡介杜甫:唐代偉大詩人。一.歌并續編。1. 學生看拼音讀課文。2. 續編二.回顧自檢。開學以來我們已經學會了背誦不少課文,你會了嗎?會了,就為樹葉圖上顏色。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們學得很棒!教學回顧: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 貓 狗 蝴蝶 鵝 猴子喜鵲 鴨子 蜜蜂 黃鸝 蜻蜓 1.貓 狗 猴子 2.蝴蝶 蜜蜂 蜻蜓 3.鵝 喜鵲 鴨子 黃鸝
《語文天地》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語文天地安排了連一連,說一說節日,數一數填一填,讀一讀,看圖講故事。
連一連是將阿拉伯數字與漢字連起來,并數一數自己坐在教室的哪里。
說一說讓學生熟悉各種節日。
數一數填一填讓學生了解量詞的使用方法。
讀一讀讓學生通過讀詩熟悉漢字,數字。
講故事陪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金鑰匙告訴學生講故事的好方法。
教學建議:
“語文天地”的內容可穿插在課文中進行學習,也可集中進行。
連一連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說一說節日可以放在《數字歌》里進行。
數一數可以和《山村》結合進行,要在寫字后做。
讀一讀在《數字歌》后進行練習。
看圖講故事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例如,觀察一張圖,最低要能說出船里有幾只熊,岸上有幾只熊。四張圖連起來,要能說出船上的熊和岸上的熊數量有什么變化,要能把“太多了”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來。
相關資料:
“兩”和“二”
序數用“二”不用“兩”,如第二名。
個體單用“兩”,如兩個女孩。
習慣的固定說法:十二,二十,兩千,兩萬……
度量,衡量詞前,“兩”“二”通用,如兩米、二米、兩千克、二千克。
《語文天地》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練習聲旁,通過組詞比較形聲字
2、詞語搭配練習
3、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
練習聲旁,通過組詞比較形近字
教學方法:
練習法、朗讀法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照樣子寫一寫
1、讓學生說出自己組成的字
2、組詞
3、延伸:讓學生區別每組字
二、詞語搭配練習
1、練習課文中的內容
2、延伸:讓學生換修飾語。
三。照樣子說一說
1.讓學生讀文中的例句。
2.學生說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師給學生強調造的句子要把一種事物比做另一種事物。
4.學生互評造的句子,教師點評。
第二課時
一、自讀
1.讓學生自己認字
2.大聲朗讀。
3.引導學生下課嘗試,閉緊嘴巴,別人怎么誘惑自己都不張嘴的滋味,體會塘鵝的心情。
二、夸夸我們的媽媽
1.讓學生想的優點。
2.讓學生夸夸自己的媽媽。
三、給媽媽過節
1.了解三八節的常識。
2.為媽媽做件事。
3.練習寫留言條,寫祝詞。
《語文天地》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和交流自己的日積月累,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
2、朗讀詞語,學習兩句古詩,體會詩句描繪的意境。
3、走到戶外,感受陽光,為寫作文打基礎。
4、開卷有益學習《太陽城》,了解轉換器、熱交換器、蓄能器的特點,以及太陽能的作用,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介紹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興趣。<朗讀太陽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了解轉換器、熱交換器、蓄能器的特點。
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朗讀摘錄筆記、詞語、古詩,積累語言。走到戶外,感受陽光,作自己喜歡的事情。
教學目標:
一、摘錄筆記:
1、學生齊讀詞語,交流“清凈、一剎那”的意思,并用這兩個詞語練習說話。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摘錄筆記,評出“摘錄大王”在全班交流。
二、讀一讀:
1、用各種形式朗讀詞語,說說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交流詞語意思。
3、選詞說話。
4、學習古詩:反復朗讀體會詩意,通過想象體會意境。
三、初顯身手:
1、朗讀題目,明確要求。
2、作好準備:a、確定時間,選擇陽光充足的時間。
b、確定地點:學校操場。
c、準備好實驗用品:鏡子、噴霧器、肥皂水等。
3、活動過程:a、學生先獨自或小組進行實驗探究,感受陽光。
b、集體演示交流,分享成功。
c、談自己的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朗讀《太陽城》一文,了解轉換器、熱交換器、蓄能器的安裝位置以及功能,了解太陽能的作用,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想像介紹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自讀自悟:
1、學生自己朗讀文章,讀準字音。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想一想:自己明白了什么?并交流。
3、指生朗讀課文,思考:本課的“能”指什么?(能量)文章圍繞“太陽城”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指生交流。
二、師生交流:
1、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應該怎樣分段?
2、交流:1、(1)直接點明太陽城的特點:完全采用太陽能作為資源。
2、(2~3)簡要介紹太陽城接受、轉換、儲存太陽能的設想。
3、(4~6)具體介紹太陽能的作用。
4、(7)表達對太陽城的無限向往。
3、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出自己得體會。
4、指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天地》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觀察自己的家鄉,能抓住主要景物,畫圖。背誦《靜夜思》,指導思想情。自讀《野鴨回家》。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填括號
粉紅的( ) 雪白的( ) 清澈的( )
彎曲的( ) 漂亮的( ) 奇妙的( )
二.畫你家周圍的'樣子。
1.先說一說你家周圍的樣子。
2.動手畫一畫。
3.評比。
三.學習《靜夜思》
1.觀圖: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對圖讀古詩。
3.表達了詩人的怎樣的感情。
4.背誦古詩。
四.自讀《野鴨回家》
說一說:家鄉有哪些變化?
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
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語文天地》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文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進行形近生字的比較,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從——叢
評——坪
靜——凈
搏——博
2、想一想:觀察這每一組生字你發現了什么?
3、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和發音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二)進行詞語抄寫、說話練習。
[出示投影]
渴求盤旋
滑行綠盈盈
空隙撒落
追逐素質
立即猛烈
敏捷晴朗
搖晃遮蔽
討人喜歡
互相交流不懂的詞語意思。
老師重點指導“滑行、渴求、遮蔽”
先指有能力的學生進行說話,給其它學生做個范例。
(三)積累表示動作的詞語,練習使用。
1、學生看書中給出的例子:
蹦跳、捧扒、退、追
2、學生模仿例子,自己思考表示動作的詞語。
3、指學生回答。老師進行板書。
老師將相應的部分進行標示。
(四)積累表示時間的詞語,練習使用。
[出示]
描寫小蝦吃東西、松鼠搭窩的兩段話。
指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這些時間詞語之間有什么聯系?
指學生嘗試用這些時間詞語說說話。
老師重點關注口頭表達能力一般的學生進行輔導。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形近生字生字、表示動作、時間的`詞語和句子,嘗試自己也用表示時間和動作的詞語造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閱讀短文《人民幣背后的風景名勝》。
1、思考:你了解了哪些內容?
2、在預習過程中,你對短文有哪些感想?說一說。
(二)暢所欲言,積累學習方法。
周圍的同學怎樣支配壓歲錢?
老師結合學生交流的資料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的愛護金錢呢?
指學生集體交流發表想法,互相點評,互相補充。老師結合學生的意見進行板書。
總結:大家都是從哪里獲得的這些信息?大家再看的時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大家?
老師將學生的建議用投影片進行展示,學生閱讀。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說了說怎樣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如果請大家來想些方法,使大家都能來愛護金錢,學會分配,你們有什么好建議?
好我們就請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合理的方法來表正確看待金錢在生活中的地位。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一、導入:
春水滋潤著大地,催生了萬物。充滿了生機的春天睜開了惺忪的雙眼,歡迎我們投入她熱情的懷抱。今天,讓我們用我們手中的筆來描繪春水吧。
二、審題:
《春天的小河》,要求我們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用比較準確、生動、優美的語言來描繪,要盡力描寫出春天小河的特點。
“試編關于春天的農諺”,要求我們在對春天的特點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自己編寫出語言精煉、通俗易記的農諺。
《我是春天的小雨點》,要求我們運用大膽、神奇的相象,用擬人的寫法寫出春天的特點。
三、學生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 篇12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繼續用學過的方法積累新詞、好句。
2、提醒學生自學生字,在積累的同時理解詩意。
3、讀一讀課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體會因果關系句子。
A、先表明態度,后說明理由;
B、先說明理由,后表態度。
4、引導學生摘錄課文中類似的因果關系的句子。
5、四人小組交流體會。
二、讀一讀
1、學生自讀古詩句。
2、學生自學詩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組交流詩句含義。
4、全班交流體會。
A、人要順應天時,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
B、有了財富,不能放縱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貧窮的人,不能欺辱,面對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沒有原則的屈就,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開卷有益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意。
2、討論:文章所表達的意思。
思考:“嗟來之食”的的含義。
3、學生復述課文。
4、討論交流:展開辯論——那個人該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二、辯論會
1、全班分為兩組,展開辯論。
正方:那個人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反方:那個人該吃黔敖的東西
2、正反方自由組合討論。
3、全班交流。展開辯論。
4、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尊嚴)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學生開始習作。
6、修改習作。
7、抄清習作。
三、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