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天地7教案(通用16篇)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
(一)復習導入、解讀課題
復習字詞:做“步步登高果實累累”的游戲,鞏固本課的字詞。
解讀課題: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讀課題,體會語言的魅力。
(二) 整體感知、 提煉中心
1、默讀,找出中心句。
2、找出關鍵詞“創造”,引出下一環節。
(1)學習生字“創造”,學生書空。
(2)“創造”是什么意思呢——天和地原來也是沒有的。這個從混沌到美麗,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創造。
(3)分析“創造”的字形。
“創”,立刀旁。創造需要刀斧來披荊斬棘!“造”,走之底。創造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需要走一段遙遠的路途。
盤古究竟是怎樣創造天地的?
(三)讀中感悟、走進文本
1.品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盤古開天辟地的神奇。
(1)指導讀“一片漆黑”“掄、猛劈”“一聲巨響”等詞語。
(4)找出反義詞,體會其作用
(5)盤古開辟天地的過程是艱辛與漫長的,找出關鍵詞。
(6)天地分開是多不容易的事呀!盤古這一劈多神奇呀!這段故事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開天辟地。
2.品讀第三自然段,感受盤古頂天立地的頑強。
師:天地分開了,盤古也該休息了。是嗎?他是怎么做的?
(1)找出關鍵句,讀。
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2)想不想當一當神話中這位了不起的盤古呀?學生動作體會。
(3)你們的動作也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就是——頂天立地。
(4)隨機采訪學生感受。
(5)我們這么快就累了,盤古可是撐著一片天啊!他站了多久?書上說“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我們想想看,一年過去了,盤古是怎么做的?(一次一次的引讀,感受盤古的堅強和勇敢。)
3.品讀第四自然段,感受盤古改天換地的無私。
就這樣,天和地終于成形了,盤古卻──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的盤古還能創造神奇嗎?請你趕緊讀讀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提問:“頑強的盤古最終還是倒了下去,他怎么樣了?”學生匯報。
(3)適時指導語言積累。
(4)師生合作朗讀:看,多整齊的句式!就像列隊的士兵!咱們合作朗讀,共同分享這段美妙文字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四)變換句式、啟發想象
(1)變換句式
(2)想象朗讀
(五)嘗試復述、回歸神話
帶領學生一起總結板書,總結復述故事的方法,接著讓在板書的帶領下,嘗試復述課文。
(六)、升華中心、布置作業
古代勞動人民創造了這么美麗的.神話,神話中的盤古創造了這么美麗的宇宙,我想,你一定有話對盤古說,一句話表達!
最后呼喚:“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神奇的人物——開天辟地的盤古!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美麗的神話——盤古開天地!”
布置層次作業,放飛個性。
語文天地7教案 篇2
教學目標:觀察自己的家鄉,能抓住主要景物,畫圖。背誦《靜夜思》,指導思想情。自讀《野鴨回家》。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填括號
粉紅的( ) 雪白的( ) 清澈的( )
彎曲的( ) 漂亮的( ) 奇妙的( )
二.畫你家周圍的'樣子。
1.先說一說你家周圍的樣子。
2.動手畫一畫。
3.評比。
三.學習《靜夜思》
1.觀圖: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對圖讀古詩。
3.表達了詩人的怎樣的感情。
4.背誦古詩。
四.自讀《野鴨回家》
說一說:家鄉有哪些變化?
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
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語文天地7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練習寫字,觀察同類的字;
2、練習補充句子;
3、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生物常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精神。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準備:學生了解一些現在比古代更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或事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學寫字,描一描。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出示“前”字,練習書空。(注意“前”字的筆順筆畫。)
3、 觀察“前”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 學生練習寫“前”字。
二、 看一看。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出示有口字旁的字,學生先讀。觀察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意思和什么有關系?
4、學生分小組自己學習第二組字,自己找規律,填空。
5、學生在全班交流。
三、照樣子說一說。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讀例句,說說誰怎么樣?
3、 指導完成補充句子,再讀一讀句子。
4、 分小組將自己補充的句子讀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3、學生自己讀短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4、同桌互相讀讀課文,正音。
5、全班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6、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展示。
二、 表演《想飛的烏龜》。
1、 復習課文,讀一讀;
2、 分小組表演;
3、 在全班表演,學生評價。
三、 說一說。
1、 讀一讀書上的例句,說說講了什么?
2、 古時候,人們有什么想法沒有實現,而現在卻實現了?將來,我們還會做出什么樣的成就?
3、 學生分小組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4、 在全班交流,學生評價。
四、老師.總結,完成作業。
語文天地7教案 篇4
一、小組討論:我們長大了
1、師讀小詩引入:
“我的門牙掉了,照照著鏡子,我哈哈地笑;
我的帽子小了,送給小弟弟,我哈哈地笑;
我的個子高了,上車要買票,我哈哈地笑。“
2、指導看圖,指名說一說圖中小朋友說的話。
3、從他們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們長大了嗎?為什么?
4、說說自己會做什么,自己長大了嗎?
5、小結。
二、讀一讀,說一說
1、問題引入:同學們,你們希望擁有一只美麗的手表嗎?(看圖)這個朋友就非常想要一只美麗的手表,她是怎么做的呢?
2、指名讀短文。
3、想一想:這個小朋友為什么后來又不要這個漂亮的手表了?(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5、說一說,平時你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嗎?你是怎么做的?
6、小結談話。
三、自查
1、名讀一讀自檢的要求。
2、師說一說自檢的重要性。
3、我們在15、16單元中,認字、讀書、造句、組詞、拼音、背詩這幾個方面的學習情況總結一下,看看能夠得到幾朵小紅花。(很好的5朵,較好的4朵,一般的3朵,需努力的2朵。)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檢。(師巡視)
語文天地7教案 篇5
授課時數:2課時
授課時間:年月日
備課時間:年月日
教學目標:
1、學習“日積月累”,豐富本單元的相關知識。
2、實踐活動組織完成“初顯身手”。
3、完成習作指導,學習《太陽城》,了解太陽的作用。
教學難點:
了解太陽在生活、工作、城市建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太陽能創建幸福家園的美好前景。
教學重點:
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從感性上理解抽象的事物。
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摘錄筆記
1、出示書中的例子。
2、觀察這兩句話的特點。
3、請你積累一些這樣的句子。
4、讀一讀。
二、初顯身手
1、你能用準確的語言敘述你對陽光的理解嗎?
2、選擇實驗地點,準備實驗工具。
3、仔細觀察,做好相應的準備。
實驗步驟:
1、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感受陽光。
2、集體演示交流,分享成功。
3、談自己的收獲。
4、撰寫陽光報告,(與習作相結合)
語文天地7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全班齊讀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
2、師:大家在讀完后發現,它們都是好詞、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點詞句。那么,你們還能找到更多類似的句子嗎?
3、學生合作找到重點句子。
4、全班交流。
5、師:你能說說他們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指名回答。
《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寫
《林中樂隊》擬人手法
7、舉例說明。
A、血肉:比喻為抗擊入侵者而拼搏的人們。
B、長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堅實的堡壘保衛我們的祖國。
C、魔爪: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8、找一找課文中類似的句子。
二、讀古詩
1、師:這個單元我們都圍繞著“音樂”來說,其實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會用象聲詞來表示聲音。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齊讀古詩。
3、自學并交流古詩的含義。
4、學生交流預習資料。
5、學生質疑詩意。
6、全班交流講解。
嘈嘈:聲音沉重悠長。
小弦:指最細的弦。
切切:弦聲幽細瑣碎。
第二課時(自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合作學習
1、四人小組接力朗讀課文,思考:詩人分別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組交流。
3、全班討論。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鴨、竹籬笆、少年的夢想和童話、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話、駝鈴、燈塔、我需要的聲聲回答。
三、體會思想
1、討論:詩人的比喻是否合適?
2、指名回答。
3、師: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詩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
4、師:誰能發現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
(每一段歌詞的結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師:作者為什么這么寫?
6、四人小組交流。
7、個人匯報。
(重復出現,反復強調,抒發了詩人熱愛音樂的思想感情。)
四、課外拓展
1、師:詩人這么喜愛他的吉他,那你們知道什么是吉他嗎?
2、指名回答。
第三、四課時(習作)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音樂)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假如世界沒有了音樂。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指名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引導習作主題。
A、注意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B、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膽地想象,沒有音樂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D、拓寬視角,引向人、動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學生開始習作。
7、修改習作。
8、抄清習作。
語文天地7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學看日歷,了解“華人”的含義。口語交際:節日待客。
教具準備:
日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 背誦《元宵節》。
2.用“圓、燈、年”擴詞。
3.用“覺得”造句。
二.學習看日歷。
1.拿出準備的日歷討論:陽歷、陰歷。
2.“元宵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陰歷的什么時間?
3.討論:你知道世界上那些地方的人們過元宵節?
討論后匯報。華人遍布世界各地,雖然他們離開祖國很久,但他們還是按照華人的習俗過華人的節日,比如元宵節、春節。
三.口語交際:學習招待客人。
1.看圖說一說:元宵節那些人道家里來了?你歡迎他們來嗎?為什么?
2.以小組為單位表演。
3.全班表演。
4.評比。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又了解了那些知識?你學得高興嗎?
五.教學回顧:這節多數學生能認識日歷,語言表達較好。個別學生膽小不敢到前面表演。
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
農歷 正月十五 元宵節
陽歷 二月二十五
語文天地7教案 篇8
語文天地(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在拼音格了規范抄寫聲母。學習三點水、提手旁、擔人旁。使用常用的量詞書面造句。練習使用幾個修飾名詞的詞語。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教學過程:一.檢查復習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2.用生字組詞二.學習新課:1.抄寫聲母 b p m f d t n l要求在拼音格里規范抄寫。2.學生抄寫。3.學習三點水、提手旁、單人旁。(1) 先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偏旁表示的意義。(2) 互相說一說帶有這些偏旁的字,看誰說得多。(3) 動手寫一寫。4.用量詞說話。例。山坡上有一片果樹林。有一座 。有一條 。有 。方法:學生先讀例句。在組內說一說。動筆寫一寫。5.填括號粉紅的( ) 雪白的( ) 清澈的( )彎曲的( ) 漂亮的( ) 奇妙的( )課堂總結:根據學生做題情況總結。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粉紅的( ) 雪白的( ) 清澈的( )彎曲的( ) 漂亮的( ) 奇妙的( ) 語文天地(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觀察自己的家鄉,能抓住主要景物,畫圖。背誦《靜夜思》,指導思想情。自讀《野鴨回家》。教具準備:掛圖。教學過程:一.復習。填括號粉紅的( ) 雪白的( ) 清澈的( )彎曲的( ) 漂亮的( ) 奇妙的( )二.畫你家周圍的樣子。1.先說一說你家周圍的樣子。2.動手畫一畫。3.評比。三.學習《靜夜思》1.觀圖:圖上都畫了些什么?2.對圖讀古詩。3.表達了詩人的怎樣的感情。4.背誦古詩。四.自讀《野鴨回家》說一說:家鄉有哪些變化?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語文天地7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 通過多渠道搜尋,了解并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捉美!
2、 舉辦自然景觀展示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
3、 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誦4組句子,并課外搜集積累,了解漢語遣詞造句的微妙。
課前準備
1、 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觀的圖片、音像資料及文字材料。
2、 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皇城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往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
2、 指名一生上臺交流。
聽眾反饋:聽了的介紹,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麗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
教師總結:介紹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驟把一個個畫面呈現出來,讓大家隨著你的視線去觀察,還要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讓大家在你的語言中感受景觀之美。
3、 自由準備,稍作調整
4、 再次指名交流。
a、 聽眾要做到認真傾聽,做個小記者,可以向同學介紹提問、建議也可以補充。
b、 介紹者做到準備充分,隨時答記者問。
5、四個小組交流,每組評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經過了搜尋,聽取了同學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
7、聯系“寬帶網”。用你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或自己撰寫的資料),整理成圖文并茂的“美景介紹書”。課后分組舉辦“祖國一日游”風景名勝展示會。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同時學習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1、學了這一組課文,又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風景區,如黃山、杭州西湖、雁蕩山、天河風景區。
b、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海邊沙灘、公園(校園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邊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以及上節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
a、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
b、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
c、聯系“我的發現”。我們一起去聽聽小林小東的發現。你有何發現?(受到的啟發是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4、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的詞匯語句的積累。出示“日積月累”。
a、看看下列這些詞句對你有何幫助?自由讀,指名讀。
b、你發現了什么?(每一組中的兩個句子的寫法是一樣的,四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歡哪一組?為什么?在哪兒運用比較合適?
d、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特別的句子?試著說幾句。
e、課外去找一找這樣有意思的句子,課下交流。
5、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
6、學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讀自己的大作,默讀皆可)。
7、課外寫作文。
教學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練習修改習作。
3.能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4.積累對聯,想想上聯和下聯兩聯字相同,意思卻不同的趣味語文,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及優美的詩句。
5.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學習收集資料。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時間安排
5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有人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淵、怪石云海當然神奇,風雨雷電、花鳥蟲魚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稱奇的地方。讓我們交流一下我們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觀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這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要求:講清楚景觀的奇特之處,還可以說說這樣的奇觀是這樣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舉代表,準備在班組匯報。
三、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說。
四、總結、引導討論
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們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
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教師:這一段時間,這個單元的課文讓我們的視線始終停留在美麗的大自然上,通過調查,我們不僅了解了自然景觀的環境狀況,你一定想把它記下來是吧,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在上節課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再寫。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三課時
修改習作
一、自讀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二、指名讀習作,大家共同修改。
1.選擇不同內容習作,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1)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2)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伙伴的話,了解展示內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容。
(1)在小組內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兩句話,讓學生想一想發現了?
2.說說自己的發現:
第二句話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自己讀一讀。
(2)指名讀,
(3)小組比賽,說說發現了什么?
2.讀讀背背
(1)自己練習讀詩句。
(2)指名讀
(3)想一想: 五組詩句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了什么?
(詩句都是寫景的,并且每組中都有聯系)
(4)男女生比賽讀
(5)背誦詩句。引導背誦: 抓住詩寫的對了特點
(6)抄寫詩句。
第五課時
一、趣味語文
二、詞語盤點
1.讀讀寫寫
2.讀讀記記
3.聽寫詞語
三、完成同步單元練習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0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組成詞語。
負 需 限 棉 付 須 線 綿 先讀一讀,根據自己的理解組成詞語,聯系詞語說說每組字有什么不同。
對于比較難分辨的需和須,可以集體,理解它們的不同,牢記各自組成的詞語。
二、抄一抄。
辜負 杰出 奉獻 爭先恐后 單調 書籍 浸濕 郁郁蔥蔥 姹紫嫣紅 風平浪靜 綿綿細雨 集體讀,指名讀,說說自己還有哪個詞語不理解意思。
三、讀一讀。
信 函 札 書 簡 信札 書簡 尺素 雁書 先自己讀一讀,指名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對于學生接觸比較少的詞語如:尺素、雁書,教師可以進行必要的講解。
四、讀一讀,比一比。
1.三個戰士誰也不舍得立刻拆開信,實在憋不住了,就從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開慢慢地讀。
從這天起,他們每天把信掏出來讀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內容都背下來。
2.他們沒有立刻拆信,過了好幾天,才把信掏出來仔細地讀。
從這天起,他們經常讀信,最后把信的內容都背下來了。
自己讀,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多讀幾遍。
在班里交流。
作業設計: 在作業本上寫比一比,組成詞語,抄一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語文天地讀一讀,課外閱讀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 烽火連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書抵萬金。
感時花濺淚, 白頭搔更短, 恨別鳥驚心。
渾欲不勝簪。
1.自讀古詩,在小組內討論,說說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師重點講解學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把故事表達的意思從整體上讓學生理解。
3.背誦古詩。
(自己背,小組檢查,集體背誦。
二、課外閱讀。
1.布置課前預習,要求:運用各種方法,包括,問別人等,讀通課文,把生字的讀音注在課文中。
理解課文的大致意思。
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標注在課文上。
2.在小組內檢查課前預習情況,交流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初步解決一些問題。
3.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普遍遇到的問題,按照詞語、句子、文章的含義等分別解決。
你喜歡讀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了解書信郵遞的過程。
2.學習寫信的正確格式。
教學過程:
一、語文實踐活動:了解書信郵遞的過程。
1.布置調查。
讀懂p116的《調查信的旅程》,理解兩個問題:信怎么到了郵局,信怎么從一個地方的郵局到了另一個地方的郵局?談談自己準備怎樣調查。
(可以問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可以親自到郵局采訪郵局工作人員。
2.組成調查小組,課下調查信的旅程。
3.集體交流調查情況: ①匯報調查方法。
(是怎樣合作完成的) ②匯報調查結果。
(其中信怎么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答案有多種,比如通過火車、輪船或飛機等。
二、學習寫信的格式。
(語文天地中的金鑰匙和暢所欲言) 1.觀察用過的信封,你發現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2.結合金鑰匙,教師講解信封的正確格式: 郵政編碼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間是收信人的名字。
右下角是寫信人的地址和郵政編碼。
3.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寫你對收信人的稱呼,要頂格,然后另起一行空兩個格寫內容。
最后還有致辭以及寫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筆下生花:寫一封信。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我們了解了很多有關信的知識,同學們想不想親手寫一封信呢? 1、我們書中有幾位同學就想寫幾封信,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有什么想法。
讀115頁中幾個同學的話:
①我要給社區領導寫封信,建議在小區里增設果皮箱。
②我要給守衛在森林的戰士寫信。
③昨天踢球時,我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寫封道歉信。
④我想給外星人寫封信。
2.他們的想法怎么樣,你有自己的想法嗎?說說看。
二、自己按照正確格式寫一封信。
1.復習書信的正確格式:開頭怎樣,結尾怎樣?
2.信封怎樣寫?(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姓名分別寫在什么地方?) 3.自己按照正確格式寫一封信。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文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進行形近生字的比較,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從——叢
評——坪
靜——凈
搏——博
2、想一想:觀察這每一組生字你發現了什么?
3、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和發音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二)進行詞語抄寫、說話練習。
[出示投影]
渴求盤旋
滑行綠盈盈
空隙撒落
追逐素質
立即猛烈
敏捷晴朗
搖晃遮蔽
討人喜歡
互相交流不懂的詞語意思。
老師重點指導“滑行、渴求、遮蔽”
先指有能力的學生進行說話,給其它學生做個范例。
(三)積累表示動作的詞語,練習使用。
1、學生看書中給出的例子:
蹦跳、捧扒、退、追
2、學生模仿例子,自己思考表示動作的詞語。
3、指學生回答。老師進行板書。
老師將相應的部分進行標示。
(四)積累表示時間的詞語,練習使用。
[出示]
描寫小蝦吃東西、松鼠搭窩的兩段話。
指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這些時間詞語之間有什么聯系?
指學生嘗試用這些時間詞語說說話。
老師重點關注口頭表達能力一般的學生進行輔導。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形近生字生字、表示動作、時間的`詞語和句子,嘗試自己也用表示時間和動作的詞語造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閱讀短文《人民幣背后的風景名勝》。
1、思考:你了解了哪些內容?
2、在預習過程中,你對短文有哪些感想?說一說。
(二)暢所欲言,積累學習方法。
周圍的同學怎樣支配壓歲錢?
老師結合學生交流的資料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的愛護金錢呢?
指學生集體交流發表想法,互相點評,互相補充。老師結合學生的意見進行板書。
總結:大家都是從哪里獲得的這些信息?大家再看的時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大家?
老師將學生的建議用投影片進行展示,學生閱讀。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說了說怎樣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如果請大家來想些方法,使大家都能來愛護金錢,學會分配,你們有什么好建議?
好我們就請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合理的方法來表正確看待金錢在生活中的地位。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一、導入:
春水滋潤著大地,催生了萬物。充滿了生機的春天睜開了惺忪的雙眼,歡迎我們投入她熱情的懷抱。今天,讓我們用我們手中的筆來描繪春水吧。
二、審題:
《春天的小河》,要求我們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用比較準確、生動、優美的語言來描繪,要盡力描寫出春天小河的特點。
“試編關于春天的農諺”,要求我們在對春天的特點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自己編寫出語言精煉、通俗易記的農諺。
《我是春天的小雨點》,要求我們運用大膽、神奇的相象,用擬人的寫法寫出春天的特點。
三、學生習作。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語文天地的j 、 k、 l、 m。教學目的:朗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體會作者的感情;聽故事《買火柴的小女孩》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口語交際《我很想有一個……》,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通過金鑰匙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助詞。教具準備:錄音機。教學過程:一.復習1. 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誰寫的多。心:豎心旁:2. 用“立刻”造句。二。聽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1. 認真聽故事。2. 簡介安徒生: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3. 聽了故事后,你想為買小火柴的小女孩做些什么?三.聽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同學們都想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做點什么,下面我們看一看劉倩倩小同學他想做些什么?學生自讀課文《你別問這是為什么》。1. 注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2. 讀后討論:劉倩倩小朋友準備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給誰?一.口語交際。1. 小力很想有一個文具盒,但她的儲蓄罐里錢不夠。她該怎么做?請你幫她想想辦法。2.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在交流。3. 以《我很想有一個……》為題,在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愿望,寫下自己打算如何做。二.初步了解助詞。 讀金鑰匙的一段話,不認得字互教互認。教學回顧: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積累運用”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辨析組詞
1 出示有關的漢字,學生讀一讀,找特點。
2 指名反饋,歸納:同音字。
3 學生完成練習。
二、抄一抄
1 讀一讀。
2 鼓勵學生積累其他詞語。
3 反饋、。
三、讀一讀
1 自由讀。
2 反饋對這些詞語、句子的理解。
3 學生補充,鼓勵課后積累。
四、填一填
1 學生完成練習。
2 集體講評。
3 讀一讀。
五、仿寫句子
1 出示例句,學生讀。
2 討論:“有的”和“有”的不同。
3 指名反饋。
4 學生練習。
5 集體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閱讀短文,掌握忘本單元金鑰匙。
2 介紹大海。
教學過程:
一、閱讀短文
1 學生借助字典、詞典,讀通短文。
2 認讀生字。
3 大家一起讀。
4 再讀短文,說說你從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識?
二、介紹大海
1 請學生說對大海的了解。
2 小組交流。
3 指名反饋。
三、金鑰匙
1 學生自讀。
2 反饋,你從中掌握了一項什么本領?
3 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寫文字說明,辦以《大海》為主題的小報。
教學過程:
一、展示收集到的資料。
1 請同學們自由地交流收集的資料。
2 指名反饋。
二、引導寫說明文字。
1 教師引入。
2 指導寫說明:指出寫說明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3 學生反饋,教師小結。
4 學生練習寫說明文字。
三、指導辦報。
1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平時看到的報紙的樣子,特點。
2 學生反饋。
3 小組討論自己小報的主題,起一個響亮的名字。
4 學生反饋,教師指導學生辦報時注意的事項。
5 學生合作辦報。
6 小報展,互相點評。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抄寫整體認讀音節,知道可用拼音代不會寫的字。練習用詞造句,練習問答句。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復習: 想一想、填一填。王+元=玩 立+日= 走+干= 門+日=二.學習新課:1.抄寫整體認讀音節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要求:先讀,在抄寫。2.選詞造句。熱鬧 光明 趕快 高興 童話 暖和 音樂 口渴(1) 先讀一讀。(2) 學生選一個詞語造句后組內交流。(3) 選舉代表班上交流。(4) 有基礎的學生寫在本上。3.練習詢問和回答外面有什么聲音? 。外面是什么樣的? 。? 。方法:同桌練習問答,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然后在班上交流。師引導學生觀察問話后面用“?”,回答完了用“。”。學生連寫一寫。三.課堂總結:根據學生做題情況進行總結。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 童話:我喜歡聽童話故事。 語文天地 教學目標:通過看圖認識植物的幾個主要部分,繼續學習在閱讀時想象,用手勢配合朗讀。 觀察種子發芽經過,寫觀察記錄。教具準備:掛圖。教學過程:一.復習:用“高興”說一句話。二.自讀詩歌并了解一些有關植物的知識。1. 學生字讀詩歌。2. 說一說“唱不完的歌”,后面應當是什么?3. 觀察圖了解植物的一般知識。認識 根 莖(藤)葉 花 果實(西瓜) 種子(瓜子)三.學習加動作朗誦。1. 朗誦“老樹的故事”,邊讀邊加動作。2. 指名到前面表演。3. 練習給前幾篇要求背誦的課文加動作。四.綜合活動:種植種子并寫觀察記錄。日期活動變化 要求學生天天觀察,沒有變化的可以不記,有變化在記。活動總結: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進行總結。板書設計: 一首唱不完的歌根 莖(藤)葉 花 果實(西瓜) 種子(瓜子)教學回顧: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5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繼續用學過的方法積累新詞、好句。
2、提醒學生自學生字,在積累的同時理解詩意。
3、讀一讀課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體會因果關系句子。
A、先表明態度,后說明理由;
B、先說明理由,后表態度。
4、引導學生摘錄課文中類似的因果關系的句子。
5、四人小組交流體會。
二、讀一讀
1、學生自讀古詩句。
2、學生自學詩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組交流詩句含義。
4、全班交流體會。
A、人要順應天時,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
B、有了財富,不能放縱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貧窮的人,不能欺辱,面對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沒有原則的屈就,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開卷有益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意。
2、討論:所表達的意思。
思考:“嗟來之食”的的含義。
3、學生復述課文。
4、討論交流:展開辯論——那個人該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二、辯論會
1、全班分為兩組,展開辯論。
正方:那個人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反方:那個人該吃黔敖的東西
2、正反方自由組合討論。
3、全班交流。展開辯論。
4、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尊嚴)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學生開始習作。
6、修改習作。
7、抄清習作。
語文天地7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落實各項識字訓練,引導學生領悟識字規律。
2、聽故事,設計營救計劃。
3、自讀故事。領悟故事內容。
4、學習參與討論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落實“描一描、寫一寫”的練習。
1、觀察“象、卻”和“垂、步”的筆順和占格位置。
2、討論: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3、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二、落實“比一比,組詞”的練習。
輕腦鉆
經惱站
三、想一想詞語的意思。
1、出示帶成語的句子,熟讀,同桌互相說一說它們的意思。
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聽故事《猴子兄弟蓋房子》
1、認真聽故事。
2、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再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金鑰匙”中介紹的學習方法,教師交待學習目標:運用金鑰匙的方法,學習今天的內容。
二、分組討論,設計營救計劃。
1、提要求。要求全組齊心協力救掉到坑里的小兔子,不能有人袖手旁觀。
2、討論。各小組討論怎樣合作救小兔子。
3、表演。全組表演營救的全過程。
4、評價。全班評價合作最好的小組為“最佳營救小組”。
三、聯系生活實際自讀課文《做燈籠》。
(本篇自讀課文內容較容易掌握,重點放在自學生字上。)
四、小組討論: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與別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