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松樹和小松樹(通用3篇)
大松樹和小松樹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兩個生字: “托”、“爺”。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fā)揮想象續(xù)編故事結(jié)尾。
教學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小松樹和風伯伯說的話。
教學具準備: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大山的圖片,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前在黑板上畫簡筆畫:一座大山)
1.它們是誰?分別長在山的什么地方,誰來幫它們找找家? (生上臺貼圖)請同學們把語文書翻到46頁,看書中的插圖,找到小松樹和大松樹,再看黑板,同學們一起說,貼得對不對啊?
2請同學們看著這幅圖填空:
出示:山上有一棵( ) ,
山下有一棵( )。
3在這里有兩組反義詞,你能找出來嗎?(大——小,上——下)
指導朗讀:讀這句話的時候要注意這兩對反義詞,全班齊讀這句話。
4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松樹和大松樹》這篇課文,要做到讀懂課文,讀好課文。我們一起讀課題:小松樹和大松樹
第一板塊 讀懂課文
一精讀第二自然段
1小松樹在山頂上,看到太陽公公從東方升起,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自在散步,遠處還有連綿起伏的群山,風伯伯還經(jīng)常和他聊天……她看到了其他松樹看不到的景象(師邊描述邊點擊圖片)如果你是小松樹,看到這些,你會有什么樣的心情?(生答。)
2、是呀,小松樹看到了如此壯觀的景象,心里不禁想:我是世界上長得最高最高的松樹了。它轉(zhuǎn)臉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樹,就得意的炫耀起自己來。小松樹對大松樹說了些什么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小松樹的話。
3誰找到了?
課件出示:“喂,朋友,你看我長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你呢?”
小松樹說了幾句話?
指導讀好第一句話
(1)我們先來看第一句:
指感嘆號,這是什么符號?怎樣讀這句話?
(個別讀)評讀:他讀得好不好?突出“多”。你能讀得更好些嗎?評讀。
(2)指導讀好“喂”這個字。
請小朋友們看圖:小松樹長在山上,大松樹長在山下,這么高的一座山,說話說低了能聽得到嗎?誰來讀讀這句話?
老師用“喂”來說一句話,看看您能從“喂”這個字體會到什么?(對著一個孩子):今天我忘記帶橡皮了,我對他說:“喂,把你的橡皮借給我用用!”聽了老師這樣的口氣你心里愿意借橡皮給老師用嗎?為什么?(沒有禮貌。)那小松樹這樣跟大松樹說話,你覺得小松樹怎樣?(沒有禮貌。)【師生互動】
(3)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指導讀好第二句話。
(1)比較句式:a我能看到很遠的地方。
b我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你喜歡哪一句?(個別讀)為什么?請你來讀讀看!
(2) 師范讀:“我能看到很遠的地方,你呢?”
“你呢”你聽出了什么?(驕傲)
(3)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把兩句話連起來一起讀,全體起立,帶上動作、表情齊讀。
4你覺得小松樹是個怎樣的孩子?不講禮貌、驕傲、得意
5你愿意和這樣的小松樹做朋友嗎?為什么?
6過渡:小松樹的驕傲,沒有禮貌,大松樹聽了有什么表情?請同學看書中插圖。大松樹在想什么?誰來猜猜。
沒有和他計較,所以沒有回答。(你是一個寬容的大松樹)
他知道小松樹是大松樹爺爺托起來的。(你是一個智慧的大松樹)
7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小松樹真的長得很高嗎?我們把小松樹從山上搬到山下來和大松樹比一比。(課件演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出示句子:大松樹比小松樹高多了。(板書:高多了)
你能用“比”說一句話嗎?(說給同桌聽)(個別答)
二.精讀第三自然段
1小松樹的話被天上的風伯伯聽到了,他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
自讀第三自然段
2、請同學們看47頁上的插圖,找到風伯伯,指給同桌看:風伯伯對小松樹說話時做了什么動作?
(1)摸著——什么叫摸啊?請你摸摸同桌的頭。看來同學們都做對了。
(2)風伯伯稱呼小松樹什么呀?(孩子)
(3)平時誰這樣輕輕摸過你的頭?還叫你孩子?你感覺怎樣?
十分親切。做好動作,讀好“孩子”
(4)引讀:再看看風伯伯的表情,誰來模仿風伯伯說話——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 (出示)
(5)大松樹比小松樹高多了,可是為什么小松樹能看得遠呢?
那是大山爺爺把它托起來的!
(6)理解“托”請你做個動作:用手托起語文書。風伯伯的話你懂了嗎?
(7)出示練習:小松樹看得遠不是因為(長得高),而是因為(大山爺爺把它托起來的)。因為小松樹站得高,所以(看得遠)。
如果小松樹長在山下,他還能看得遠嗎?
(8)我們一起朗讀風伯伯對小松樹說的語重心長的話。
第二板塊.讀好重點段落
一.訓練讀好小松樹和風伯伯的話。
1 課文中有許多字讀輕聲,我們應(yīng)該讀準確。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朋友 長得 多高哇 地方 你呢
出示句子:“喂,朋友,你看我長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你呢?”(讀給同桌聽,個別讀)
風伯伯 摸著 孩子 高多了 大山爺爺 托起來的呀
出示句子 :風伯伯摸著小松樹的頭說:“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讀給同桌聽,個別讀)
二.訓練重點段落二、三自然段
連起來齊讀。
第三板塊 課外延伸
講讀第四自然段(約 5 分鐘)
⒈提問:聽了風伯伯的話,小松樹怎樣了呢?
你能學學它的樣子嗎?
⒉想象說話:如果你是小松樹,這時你會想些什么呢?
3小松樹做錯了事,現(xiàn)在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錯了,它這時的心情就是“慚愧”的心情。(板書:慚愧)
4.這時的小松樹想對大松樹、大山爺爺、風伯伯說些什么呢?自己選擇一條題目和同桌說說。
a小松樹想對大松樹說:
b小松樹想對大松樹說
c小松樹想對大山爺爺說
小結(jié):小松樹不再看不起別人了,變成了一個知錯就改,又謙虛又懂禮貌的好孩子了。
5現(xiàn)在你愿意和小松樹做朋友嗎?
過渡:一(4)班的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真好,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反義詞游戲放松一下,比如說:我說大,小朋友們說:“我說小”,
我說前——我說后,我說來——我說去,我說多——我說少,我說近——我說遠,
第四板塊 學習生字
指導學習“托”、“爺”。(10分鐘)
下面我們來學習兩個生字。出示“爺”、“托”,認讀
1 “爺”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一個新部首,誰知道怎么讀?父子頭
學習偏旁,書空、范寫。
2“托”字什么偏旁?是什么結(jié)構(gòu)?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48頁,看好第二題中“爺”“托”的筆順,同桌之間你說給我聽,我說給你聽,注意:同桌在說的時候你要仔細聽,看他有沒有說錯。
3怎樣把“爺”這個字寫好?(父在橫中線以上,撇在豎中線起筆,豎在豎中線上),描紅。誰能給“爺”找好朋友?
4怎樣把“托”這個字寫好?描紅。再來給“托”字找好朋友。
作業(yè):硬筆習字冊11頁寫好這兩個字。
課外作業(yè):回家后和爸爸、媽媽共同來演一演這篇課文。
板書: 大松樹和小松樹
風伯伯貼圖
小松樹貼圖
大山貼圖
大松樹貼圖
教學反思:
這堂課上得不令我滿意,雖然自己認真?zhèn)湔n以及兩次試教,但由于借用一(4)班的學生上課,自己對學生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加強訓練,導致課堂聽課效率、參與度都不高。而試教時效果是很好的,也得到同年級組老師的認可,所以課堂上出現(xiàn)的種種狀況讓我始料不及。我自身也有原因,某種程度上說明自己調(diào)控能力太差,對待突發(fā)事件的應(yīng)變能力不夠。
從教學設(shè)計來看,由于知識訓練點抓得較多,追求面面俱到,最后反而沒有將朗讀訓練到位,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打斷了課堂的整體感。
從教學目標的設(shè)定來看,目標過于泛化,制定的三個教學目標只達到了兩個。今后在設(shè)計教學目標時要更加細致,做到目標的可檢測性。
對于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平時對于一(3)班的學生我非常重視他們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從讀、寫姿勢到上課聽、說習慣都抓得比較緊。可面對一(4)班學生的種種不好的習慣,因顧慮到上公開課,就沒有停下來整頓紀律,這是不應(yīng)該的。尤其是在學生寫字時,王老師已經(jīng)加以暗示,可是我卻忙于個別指導,就應(yīng)該整班停下進行糾正。這也說明自己還要多加鍛煉,多積累經(jīng)驗,才會遇事不驚。
大松樹和小松樹 篇2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細讀課文
課時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讀出不同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驕傲自滿的道理。
教學進程:
一、揭題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了《小松樹和大松樹》這篇課文。請小朋友們拿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師板書課題,課題豎向書寫,“小松樹”三字在上,“大松樹”三字在下。“小松樹”三字偏小,“大松樹”三字偏大。)
2、誰來讀讀課題?
二、趣讀課文,細品文本,指導朗讀
過渡:這節(jié)課,小松樹也來到了我們班。(師邊說邊出示小松樹彩圖,模仿小松樹口氣,小朋友們好!)生打招呼。
1、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我是小松樹,今年七歲了。今天來到一(3)班,想和小朋友們交個朋友,小朋友們愿意和我交朋友嗎?
2、你對小松樹有哪些了解?咱們不能盲目交朋友。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細細品讀課文后,對小松樹有了深刻了解后,再下定注意。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師在生自由讀課文期間,在黑板上畫簡筆畫:高山上有一棵小松樹,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3、我們先來讀讀課文一節(jié),看看對小松樹會有哪些了解?(出示第一小節(jié),生自由讀。回答。)
(1)能通過讀,把你知道的告訴老師嗎?
(2)哪兒有一棵小松樹,老師聽得不太清楚。( “山上”加重語氣讀)
(3)老師聽出來了,如果能看著黑板上的簡筆畫,一邊讀一邊做上動作,老師會知道得更明白。(生讀,加上動作。)
(4)大家能向他一樣邊讀邊做上動作告訴老師嗎?(生自由練讀第一節(jié)。)
4、小松樹在山頂上,看到太陽公公從東方升起,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自在散步,還看見了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師邊描述邊畫簡筆畫)如果你是小松樹,看到這些,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5、是呀,小松樹看到了如此壯觀的景象,心里不禁想:我是世界上長得最高最高的松樹了。它轉(zhuǎn)臉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樹。(師出示第2節(jié))請小朋友們接著讀讀2節(jié),看看能讀懂什么?(生自由讀第2節(jié)。)
(1)能讀懂什么嗎?(讀不懂我們不怕,下面我們就來細細品讀課文,來讀懂它。誰先來把這段話讀給老師聽聽?)
(2)指導讀好“喂”這個字。
老師用“喂”來說一句話,看看“喂”應(yīng)該怎樣讀?(對著一個孩子):喂,把你的橡皮借給我用用!聽了老師這樣的口氣你心里愿意借橡皮給老師用嗎?為什么?(沒有禮貌。)那小松樹這樣跟大松樹說話,你覺得小松樹怎樣?(沒有禮貌。)
(3)再讀一下這句話。體味小松樹的語氣。(讀出小松樹長在大山上,把小松樹讀得再高一點)
(4)小松樹說這段話時,會是怎樣的表情?(師邊說邊在黑板上畫了三種不同表情的簡筆畫:得意、后悔、高興。生說。)為什么?
(5)此時,大松樹會怎樣想?
(6)讀了小松樹和大松樹說的話,你還愿意不愿意和小松樹交朋友?
6、小松樹的話被風伯伯聽到了,他是怎樣和小松樹說的呢?(出示第3節(jié),生自由讀。)
(1)指名讀。
(2)誰摸過你的頭?
(3)當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4)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生再讀。)
(5)究竟高多少呢?看著圖想一想。
(6)能通過讀告訴老師嗎?師給予具體評價,如:老師這次聽出來了,大松樹比小松樹高多了。
7、聽了風伯伯的話,小松樹會怎樣呢?(出示4節(jié),生自由讀、體會。)
(1)“慚愧”是什么意思?
(2)這時候小松樹心里會怎樣想呢?
(3)現(xiàn)在老師就是大松樹,你是小松樹,有什么話想跟我說嗎?(師:沒關(guān)系,你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希望你快快長得高大起來。)
(4)小松樹還會想什么?是誰把它托起來的?(應(yīng)該謝謝大山爺爺。)
(5)現(xiàn)在我就是大山爺爺,你是小松樹,有什么話想跟我說嗎? (師:孩子,記住長得再高也不要驕傲。)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自主學習,提出書寫時的注意點。
3、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指導寫字。
五、 作業(yè)
1、按筆順描紅。
2、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8、小松樹和大松樹
小 松 樹 大 松 樹 風伯伯
長得多高 沒有回答
看到很遠 大山托
慚愧
大松樹和小松樹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書寫。
3、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進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看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樹?領(lǐng)讀。
2、板書課題:小松樹和大松樹指出“松”是平舌音,“樹”是翹舌音。指名讀課題,領(lǐng)讀課題。
3、從“小松樹和大松樹”這個題目上,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圈出生字,自由拼讀,讀準字音,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想想各段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生自由讀,互相交流。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認讀,結(jié)合實際正音,齊讀生字詞。
(2)課文中的詞語,估計學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辦法解決有關(guān)詞語:
指名回答:低頭(動作表示)聽(動作)摸(動作)回答(聯(lián)系課堂提問與學生的回答)
課文中,哪個詞意思和“慚愧”一樣?(難為情)
(3)觀察生字特點,想出記住生字的方法。小組內(nèi)交流。
(4)朗讀課文,說說各個自然段的意思。
①、介紹兩棵松樹的大小和位置。
②、小松樹對大松樹夸自己長得高、看得遠。
③、風伯伯教育小松樹。
④、小松樹慚愧地低下了頭。
(5)逐段指名朗讀。
布置作業(yè):
1、認讀、練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松樹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細讀課文
課時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讀出不同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驕傲自滿的道理。
教學進程:
一、揭題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了《小松樹和大松樹》這篇課文。請小朋友們拿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師板書課題,課題豎向書寫,“小松樹”三字在上,“大松樹”三字在下。“小松樹”三字偏小,“大松樹”三字偏大。)
2、誰來讀讀課題?
二、趣讀課文,細品文本,指導朗讀
過渡:這節(jié)課,小松樹也來到了我們班。(師邊說邊出示小松樹彩圖,模仿小松樹口氣,小朋友們好!)生打招呼。
1、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我是小松樹,今年七歲了。今天來到一(3)班,想和小朋友們交個朋友,小朋友們愿意和我交朋友嗎?
2、你對小松樹有哪些了解?咱們不能盲目交朋友。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細細品讀課文后,對小松樹有了深刻了解后,再下定注意。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師在生自由讀課文期間,在黑板上畫簡筆畫:高山上有一棵小松樹,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3、我們先來讀讀課文一節(jié),看看對小松樹會有哪些了解?(出示第一小節(jié),生自由讀。回答。)
(1)能通過讀,把你知道的告訴老師嗎?
(2)哪兒有一棵小松樹,老師聽得不太清楚。(“山上”加重語氣讀)
(3)老師聽出來了,如果能看著黑板上的簡筆畫,一邊讀一邊做上動作,老師會知道得更明白。(生讀,加上動作。)
(4)大家能向他一樣邊讀邊做上動作告訴老師嗎?(生自由練讀第一節(jié)。)
4、小松樹在山頂上,看到太陽公公從東方升起,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自在散步,還看見了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師邊描述邊畫簡筆畫)如果你是小松樹,看到這些,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5、是呀,小松樹看到了如此壯觀的景象,心里不禁想:我是世界上長得最高最高的松樹了。它轉(zhuǎn)臉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樹。(師出示第2節(jié))請小朋友們接著讀讀2節(jié),看看能讀懂什么?(生自由讀第2節(jié)。)
(1)能讀懂什么嗎?(讀不懂我們不怕,下面我們就來細細品讀課文,來讀懂它。誰先來把這段話讀給老師聽聽?)
(2)指導讀好“喂”這個字。
老師用“喂”來說一句話,看看“喂”應(yīng)該怎樣讀?(對著一個孩子):喂,把你的橡皮借給我用用!聽了老師這樣的口氣你心里愿意借橡皮給老師用嗎?為什么?(沒有禮貌。)那小松樹這樣跟大松樹說話,你覺得小松樹怎樣?(沒有禮貌。)
(3)再讀一下這句話。體味小松樹的語氣。(讀出小松樹長在大山上,把小松樹讀得再高一點)
(4)小松樹說這段話時,會是怎樣的表情?(師邊說邊在黑板上畫了三種不同表情的簡筆畫:得意、后悔、高興。生說。)為什么?
(5)此時,大松樹會怎樣想?
(6)讀了小松樹和大松樹說的話,你還愿意不愿意和小松樹交朋友?
6、小松樹的話被風伯伯聽到了,他是怎樣和小松樹說的呢?(出示第3節(jié),生自由讀。)
(1)指名讀。
(2)誰摸過你的頭?
(3)當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4)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生再讀。)
(5)究竟高多少呢?看著圖想一想。
(6)能通過讀告訴老師嗎?師給予具體評價,如:老師這次聽出來了,大松樹比小松樹高多了。
7、聽了風伯伯的話,小松樹會怎樣呢?(出示4節(jié),生自由讀、體會。)
(1)“慚愧”是什么意思?
(2)這時候小松樹心里會怎樣想呢?
(3)現(xiàn)在老師就是大松樹,你是小松樹,有什么話想跟我說嗎?(師:沒關(guān)系,你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希望你快快長得高大起來。)
(4)小松樹還會想什么?是誰把它托起來的?(應(yīng)該謝謝大山爺爺。)
(5)現(xiàn)在我就是大山爺爺,你是小松樹,有什么話想跟我說嗎?(師:孩子,記住長得再高也不要驕傲。)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自主學習,提出書寫時的注意點。
3、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指導寫字。
五、作業(yè)
1、按筆順描紅。
2、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8、小松樹和大松樹
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
長得多高沒有回答
看到很遠大山托
慚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風伯伯對小松樹說的話。
教學方法:
1、采用自讀自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理解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種形式地朗讀,全方位感受語言文字內(nèi)涵。
3、采用表演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會,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4、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材料,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的道理。
教具準備:小松樹和大松樹的圖片、頭飾、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