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海底世界教案設計(通用3篇)
三年級語文海底世界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圖,會比較物體的輕重、遠近、粗細、寬窄。
2、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和數數。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師:小朋友,從今天開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學生,心里高興嗎?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學校或班級上幼兒園,現在同學們聚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集體,從今天以后,都應該成為好朋友,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也是咱們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作一下自我介紹)。
我給大家上數學課,哪位同學能說一說,數學課是學什么的?
2、小組內同學互相交流。匯報交流情況。
3、師:同學們,爸爸、媽媽每天買菜,我們買學具,工人師傅修路、架橋、蓋房子、制造汽車、電視等等,都用到數學知識。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里面藏著好多的數學秘密,比一比誰發現的多。
二、創設情景,自主探索:
1、放錄象《海底世界》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說:熱帶魚、珊瑚……)你們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
(課件:課本圖片)板書課題。
2、師:圖片上有什么?你能說出它們分別有多少嗎?
3、學生觀察課本情境圖,同桌互相說一說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數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歡的海洋生物的數量。師:你是怎樣數的?(生說:一行一行的順序……)師強調一定要按一定的順序數。
5、師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下面我們把數的情況記下來,好不好?
(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份帶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
師:看看這個表格,你想怎樣記?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引導學生用畫“○”的辦法一個對著一個的畫下來,再與后面相對應的數連起來)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數一數,畫一畫,連一連。
6、學生填表,教師巡視指導并留心觀察學生是怎樣數的,怎樣畫的,了解學生數數的基礎。
7、師:誰愿意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
(生展示,并通過語言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8、師給學生滲透海洋生物的知識及進行環保教育。
三、拓展應用
1、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2、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自己表現怎么樣?
五、課外延伸
回家數自己家里的物品,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課題:快樂的校園
內容: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4~6頁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品正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通過操作活動,能理解10以內數的具體含義,能規范書寫1~5各數。
3、訓練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初步經歷用1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會數10以內的數,理解10以內數的意義,會寫1~5各數。
教學難點:1~5各數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咱們美麗的校園里來了一群可愛的孩子,那就是你們,來到學校里高興嗎?遇到了哪些快樂的事情呢?(生說)有好多小學生也和你們一樣,在學校里覺得非常快樂,你們想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引導觀察、數數:
1、出示“快樂的校園”圖,引導看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有些什么?有幾個?同桌互相說,比一比誰觀察的仔細,說的全面。
(生觀察圖,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
3、師:現在老師有個問題,誰能幫老師解決它?(師提問題:天上有幾架飛機?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變換問題)
指名回答。
4、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生提,生回答)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1、2、3、……
5、在圖中,1可以表示什么?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
生活中,1還可以表示什么?2呢?……
6、引導學生讀數,(正數、倒數)
7、師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規范的書寫1——5各數。
(1)先讓學生說說每個數字像生活中的什么東西。
(2)師示范寫法。重點說明從哪里起筆,在哪里拐彎,在哪里停筆,每個字在格中的布局。
(3)引導學生進行寫數練習。重點指導“3、5”的書寫。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先說說圖中有什么,然后把每組物體與對應的數量連起來。
2、本題是認數、寫數的綜合練習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用手指表示數,在動手擺一擺或畫一畫點子圖,最后進行1~5的寫數練習。
3、交流上節課布置的課外作業——數家中物品的數量。
可先在小組內(或同桌)進行,然后集體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的表現怎樣?
教后札記
1、同學們結合情境圖,會比較物體的輕重、遠近、粗細、寬窄。
2、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結合情境圖,會比較物體的輕重、遠近、粗細、寬窄。
4、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和數數。
第三課時
課題:練一練
內容:青島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6~7頁
教學目標:
1、能夠準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加深對10以內數的含義的認識,能流暢地書寫1~5各數。
3、訓練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估計意識。
4、鞏固用1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鞏固對10以內數的理解與應用。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新知
1、指導學生正數、倒數。
2、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1~5各數。
二、練習鞏固
第3題,指導學生通過操作學具,了解5的組成。
可以拓展到其他數的組成。
第4題,本題是以表格形式呈現的動物統計圖。練習時,不要求學生敘述表格的含義,只要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結合實物圖填上合適的數就可以了。強調學生認真數出3種動物的數量,正確填寫只數。
第5題,練習時,只要學生涂的個數與數對應起來就可以了,不要求學生涂的方法。涂完后,引導學生主動找出數的排列規律,初步認識單數、雙數。滲透相鄰數。
第6題,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在相互交流和訂正中,完善自己的想法。練習時,教師可以設計相似的題目,擴展到其他數的分與合的練習。
5、第7題,提供的數的信息很多。練習時,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并解決問題,可現在不數的情況下說出大約的數量來,然后再進行數數驗證,以此訓練學生的估計意識。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教后扎記
同學們能夠準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加深對10以內數的含義的認識,能流暢地書寫1-5各數,而且訓練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估計意識。學生能用1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學會了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的樂趣。
三年級語文海底世界教案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識的文章,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偉大,讓學生在美的享受重,產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能正確讀寫后,全班評議誰說的最精彩。通過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其一、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海底景色其一、物產豐富的特點,指導學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理解全文,弄懂每段主要講了什么,從而體會到海底是景色其一、物產豐富的世界。
教學準備:
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海底生物搜集相關的資料,并在紙上畫出來。海底世界的錄像,老師準備出示海底植物和生字以及課文重點段落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居住的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海洋的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一望無際的大海,不僅熏陶了我們寬廣的胸懷,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同學們,你們可知道,在海洋的底部,有一個神奇而美妙的——(學生齊讀課題)海底世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二、講授新課:
A放錄像,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請你認真看錄像,一會要請你起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完以后,讓學生起來交流)
2、剛才同學們看得都非常認真,其實這只是海底世界的一個小
角落,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關于海底的資料,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好嗎?(學生交流資B講授課文,加深理解。
其實,最為精彩的還是課文里生動的描寫,打開書115頁,讓我們再去領略一番。
1、請你自由朗讀課文,遇到帶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邊讀邊思考:從課文中你都讀懂了什么?讀完課文以后,我們一起來交流。
2、剛才看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相信生字掌握得也很不錯。
(課件出示生字,先開火車讀,然后請一排同學領讀)
3、通過讀課文,你都了解了哪些內容?請你起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嗎?(學生根據自己的收獲發表自己的收獲)
4、剛才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現在我們一起來理順一下課文,這個練習你能完成嗎?試一試?
(叫聲)
海底的(動物)
(活動方式) (景色奇異 )
8海底世界 海底的(植物) (物產豐富 )
海底的(礦藏)
三年級語文海底世界教案設計 篇3
課前解析
本課用通俗形象的語言,向人們介紹了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題目言簡意賅,概括性很強。
關注結構:課文結構清晰,不僅整體結構清楚,采用總分總的結構,而且中間部分的每一個段落也都是明確圍繞著一個意思來寫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以問句開頭,點明課文要介紹的是大海深處的情況。
第二部分(二——六自然段):緊扣第一段問題,寫出了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兩大特點。
第三部分(七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也回應了第一自然段的問題,前后呼應。
關注首尾:課文以問句開頭,結尾作答,相互呼應。
關注段落:課文中間部分的段落都是圍繞著一個意思來寫的。如第四自然段,這一段共5句話。第一句總寫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接下來二至五句具體介紹了5種動物的活動方法。
關注語言:課文語言生動、形象,比如,課文第三自然段,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使用擬聲詞將海底動物的聲音描摹地惟妙惟肖。還有“竊竊私語”一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海底并不是沒有聲音,只是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很小。
關注拓展:
描寫大海的成語:
水天一色波瀾壯闊無邊無際風平浪靜驚濤駭浪一碧萬頃
洶涌澎湃北雁南飛水平如鏡波瀾不驚碧波蕩漾大浪滔天
描寫大海的詩句: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教學目標
1、認識“竊、私”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差”,會寫“寧、官”等12個字,會寫“海底、寧靜”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
3、理解“竊竊私語”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4、能說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教學重點
1、知道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
2、能說出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圍繞中心句把意思寫清楚的。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竊、私”等10個生字,會寫“寧、官”等12個字,理解并積累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知道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表現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教學過程
一、談話b導入
1、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能用詞語來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大海?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無邊無際、波瀾壯闊等詞語。
2、揭示課題:同學們,請看,這就是大海。時而波濤洶涌,時而風平浪靜。那么,大海
深處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23課,去神秘莫測的海底世界感受一番吧!
出示課件1、2:
3、板書并齊讀課題:(板書:23 海底世界)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從熟悉的海面出發,通過談話導入新課,加強詞語的積累和運用,并激發學生探索海底世界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
出示課件3:
2、學習生字詞
同學們課文讀得非常認真。字詞掌握得怎樣呢?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玩一個闖關游戲,
比一比,賽一賽。
(1)詞語關
①帶拼音讀詞語。
出示課件4:
生根據讀音,自由讀詞語。
②去掉拼音讀詞語。
出示課件5:
③理解詞語“細胞”和“竊竊私語”的意思。
出示課件6、7:
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誰能用“竊竊私語”說句話?
生進行說話練習。
④仿寫詞語訓練
同學們,看“竊竊私語”,你能仿照這個詞語再說出幾個類似格式的詞語嗎?
生進行詞語積累練習。
出示課件8:
(2)生字關
①同學們闖過詞語關,接著咱們進入生字關,看到哪個字,就大聲地讀出來。
出示課件9:
②說說識字方法
出示課件10:
預設1:生可能說熟字加偏旁,切加穴寶蓋就是竊竊私語的竊。
預設2:生還可能用換偏旁的方法,抱去掉扌加上月字旁就是細胞的胞。
教師引導:識字的方法有很多,加一加、換一換、生活中識字等。我們看這一課的生字,
大部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或換偏旁的方法進行識記。
③學習多音字“差”。
同學們,在識字條中,有一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不同讀音來組詞嗎?
出示課件11、12:
④理解“月字旁”表達的含義
同學們,再來看識字條,有兩個字的偏旁是一樣的,你發現了嗎?
出示課件13:
你知道月字旁與什么有關嗎?
出示課件14:
(3)寫字關
①出示生字表,“迅、速、退”三個字都有“辶”,重點指導。
出示課件15、16:
②對生字“推、參”的易錯處進行指導。
出示課件17、18:
③生進行書寫練習。
(設計意圖:解決字詞問題,讀準字音、理解詞義,為閱讀理解課文打下基礎,掃清障礙。而且通過闖關游戲,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三、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1、觀看《海底世界》視頻
同學們的字詞掌握得非常好!波瀾壯闊的大海令人驚嘆,神秘莫測的海底更是令人神往,咱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課件19:
2、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1)課文開頭就提出問題: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同學們,看完了視頻,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出示課件20:
(2)教師小結:課文開頭提問,結尾作答,首尾相互呼應。
(3)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
教師引導:大家可以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可以通過找中心句的方法來感知每一段的大意。(板書:光線聲音動物植物礦產)
出示課件21: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結構,便于學生整體把握文本。通過抓中心句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四、課后作業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23課,解決了生字詞,掃清了閱讀障礙。還初讀了課文,知道課文從五個方面描寫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那么景色奇異在什么地方?物產又是怎樣的豐富呢?咱們下節課繼續學習。課后請大家將詞語表認真書寫兩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是如何表現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
富”的。
2、體會“竊竊私語”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3、能說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咱們繼續暢游海底世界(板書:海底世界)。大家回想一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海底世界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讓我們再次走進書中,品味文字,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二、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默讀2——6段,品讀勾畫。
出示課件22:
2、集體交流第2自然段。
(1)學生交流
預設1:學生可能會說第一句,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預設2:學生還可能會從這一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異: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2)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波濤洶涌的景象!瞧,當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卻依然很寧靜。這景色的確夠奇異的!
出示課件23:
(3)教師引導:海底的光線怎么樣?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這一段主要講的是海面到海底的光線變化,側面寫出了海底的寧靜。
出示課件24:
3、集體交流第3自然段。
(1)學生交流
預設:學生可能會談到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板書:聲音)
(2)體會設問問的效果
引導思考:海底到底有聲音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引導理解第一句是個設問句,還是本段的中心句,總領全段,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出示課件25:
(3)體會“竊竊私語”一詞的好處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聽音器,你會發現寧靜的海底不是一點兒聲音都沒有,海底動物們常常在“竊竊私語”。
①上節課我們已經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那么再次品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又輕又小。
②這樣寫好在哪里呢?
教師引導: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動物發出的聲音很小,讓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奇、有趣。
出示課件26:
(4)理解句式“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練習仿寫。
①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海底小動物們都發出了哪些聲音?
②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27:
③除了這些聲音,還有可能發出哪些聲音呢?能用上這樣的句式連起來說嗎?
④練習仿說句子
預設: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真有趣,有的像老牛一樣哞哞,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還有的像汽車一樣嘀嘀。
⑤指導朗讀
你們想像真豐富。這么多有趣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真像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原來看似寧靜的海底還真熱鬧。那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一段呢?哪們小老師給大家指點指點。
出示課件28:
預設1:學生可能會說要把表示聲音的詞進行重讀。
預設2:學生還可能會說要想象畫面,讀出對神秘海底的向往。
自己練一練,指名讀。
⑥教師小結:海底世界其實不是寧靜的,動物們常常在竊竊私語,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的確是一個景色奇異的地方。(板書:各種各樣)
(設計意圖:通過體會句式、理解重點詞語、進行仿寫訓練、品味朗讀,層層深入,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朗讀表達能力。)
4、集體交流第4自然段。
(1)學生交流自己勾畫的句子。
預設:學生可能會從各種魚的活動方式談起,感受海底的物產豐富。
(2)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預設:學生會很快找到第一句中心句。(板書: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出示課件29:
(3)圍繞中心句作者是怎樣把這個意思寫清楚的?
①學生同桌討論,一起填寫表格。
出示課件30:
②教師小結:作者圍繞中心句選擇了最有代表性的動物,有極快的和極慢的,還有利用反推力和巴著不動的,把海底動物各種各樣的活動方法寫得惟妙惟肖,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出示課件31、32:
(4)體會擬人句的妙用
出示課件33:
引導思考:把動物當作人來寫,更加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貝類的活動方法,非常有趣。
(5)朗讀練習
①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你們把自己當作海底的小動物,加上動作,介紹一下自己的活動方法吧,讓我們了解地更深刻一些。
預設:生讀海參時候結合課文內容語速可能要慢一些。
預設2:生在讀梭子魚和烏賊、章魚時語速要快一些。
預設3:生讀貝類的時候,覺得比較有趣,可能會讀得輕松活潑一些。
教師相機指導。(從語音、語調、語速、表情、動作等方面進行指導)
②齊讀第4段。
(設計意圖:通過列圖表、表演讀等方法,豐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多樣方法理解文本,進行朗讀表達。)
5、集體交流第5自然段
(1)學生交流自己勾畫的句子。
(2)教師引導:按照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找一找中心句,再說一說這一段話是怎樣
把這個意思寫清楚的。
出示課件34:
預設:學生可能會先找中心句,再從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來說如何將意思寫清楚。
(4)教師引導:課文分別從色彩和大小兩個方面來寫海底植物的差異。通過列舉不同顏
色表現色彩的差異,列舉最小的和最大的植物來表現大小的差異,這樣通過對比一目了然,表現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板書:色彩、大小差異大)
(5)指導朗讀。
①看圖片,感受植物的差異之大,補充填空。
②再次齊讀,讀出對神秘的海底世界的驚嘆和贊美。
出示課件35:
6、集體交流第6自然段。
(1)學生交流勾畫的句子。(板書:礦產豐富)
(2)齊讀感受海底世界的物產豐富。
出示課件36:
(設計意圖:學習課文,抓住中心句,分析如何將主要意思表達清楚,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感情朗讀,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感悟能力、朗讀能力。)
三、總結課文、梳理寫法
(1)總結課文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是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是一個神秘的世界;是一個令人向往的世界。學完以后,你有哪些收獲呢?
出示課件37:
(2)暢談收獲
預設:學生可能會從內容上談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思考延伸:同學們,現在已經有不少探險家、研究海洋的科學家到過海洋,還把奇異的景色拍成電影、電視,但是,人類對海底還沒有完全認識,我們還要想辦法打開這座神秘的寶庫,這就需要科學知識,需要勇氣。
教師引導:本文在表達上結構清晰,整篇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首尾呼應,而且中間部分的每一個段落也都明確圍繞著一個意思來寫的。同學們在自己的寫作中,也可以嘗試這種寫法。
出示課件38:
(設計意圖:總結全文,暢談收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通過梳理寫法,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使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落到了實處。)
四、作業
1、閱讀有關海洋世界的書籍。
2、運用本課學習的寫法,嘗試著寫一個片段。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走向生活,實現語文學習的遷移運用和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