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苗圃》教學案例研討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理解情境圖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問題。
(教師出示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看清圖意和問題,說一說圖意。
生:有盆景,還有幾個同學在參觀。
生:是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植物園。
……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這道題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教師出示課題―――參觀苗圃,接著出示教材中的第(1)題。)
師:根據這道題目的條件與問題,應該怎樣列式?
生:154÷22。
師:觀察這個除法算式,除數是整十的數嗎?(生:不是)那怎樣計算呢?
生:可以用豎式計算。
師: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嘗試用豎式進行計算,教師請兩個學生上黑板演算豎式。)
師:好,現在大家都做完了,誰能說一說你們是怎么計算的?
生:我是直接算出來的。
師:你是怎樣直接算的?在計算時,為了便于試商,我們可以把除數看作整十數(教師在豎式的除數上寫“20”),這樣我們可以用前幾天學習的試商方法進行計算。
……
〖案例點評〗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本單元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傳統教學中十分重視的內容。在教材中,這一節的內容安排是:在情境活動中抽象出數學算式―――估計一下算式的結果―――探索計算的方法。在本片段的教學設計中,存在著這樣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面對除數22,教師尊重學生的意愿,同意直接用“豎式計算”求商,而沒有按教材的編寫順序―――先把22看成20,再估算試商。應該予以肯定。當然,教師還應考慮教學目標的要求,因勢利導,安排估算活動和讓學生進行試商的探索。因為估算活動還是很有用的。尤其是遇到新的運算,當我們還不清楚怎樣去算時,不妨先估計一下得數的范圍,可以對問題有一個大致的把握。討論一下得數的范圍,對商的正確定位也有不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