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時間與速度》公開課教學預案與點評
四、總結談話: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你還有什么問題嗎?五、課堂作業《作業本》p31頁 六、板書設計: 路程、速度與時間 120÷2=60(千米) 140÷70=2(時) 60×10=600(米) 210÷3=70(千米)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六、課后教學反思: 1、組織教學可以和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的 老師到我們班聽課,你們高興嗎?那么你們在課堂上會怎么表現自己呢?下面我們就用熱烈的 掌聲歡迎聽課的老師與我們一起學習好嗎?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時間單位又有哪些? 2、葉燕忠老師說:“劉老師的課從學習形式上看很新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將生活中的 知識與數學相聯系,評價以激勵的方法為主,學生發言的面比較的廣。” 3、任麗珠老師說:“整節課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是好的。在板書中900÷9=10(分)>9分,這樣的 寫法合適嗎?是否運用分步寫會更好呢?即900÷9=10(分),10分>9分。” 4、韋小華老師說:“運用情境教學發,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是對中下學生一些知識點還要進行引導。” 5、雷盛炳老師說:“新龜兔賽跑的學習素材能否深入的研究下去?” 6、陳方畢老師說:“對速度單位的理解還是要突出,例如千米/時、米/秒等還要進一步的挖掘研究。” 7、劉景偉老師說:“我認為劉老師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否貫穿新龜兔賽跑的情境會更好?其次對速度的理解是否可以出一道判斷題會讓中下學生理解的到位一些;第三,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否與因數、因數與積的 關系相聯系,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運用;第四,線段圖中的路程是否與現實生活例如景寧、梧桐沙灣等讓學生更加的容易理解好學習。 4、藍愛民老師說:“四年級學生整體基礎不好,也就是說優秀的學生很少,但是從今天學生的發言來看學生還是掌握得可以,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這說明老師的 教學是下了一方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