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認識垂直
第二課時 認識垂直【教學內容】教材第42~45頁
【教學目標】
⒈ 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現象,能從現實情境和學過的平面圖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線段,會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
⒉ 讓生在學習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
【教學難點】
正確畫出不同位置的垂線
【教學準備】
圖片、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⒈ 【教學過程】
一、復習有關平行線的知識
出示一組關于平行線的判斷題,讓學生去判斷(題略)
通過判斷,使學生認識到判斷是否是平行線的三個基本要素:同一平面、直線、不相交
二、認識垂線
1、我們昨天學習的平行線有個“不相交”的前提,那相交的情況又有哪些呢?
請你利用手中最長的兩支鉛筆,擺出你最常見的相交情況
指名回答:說說你擺的是什么?或是在哪里看到的?
(學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橫一豎的相交,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比如說:廣告牌、窗、紅十字、加號……)
還有哪種相交也很普遍呢?(老師搭出一個直角)說說你在哪里可以看到這種相交?
(門角、窗角、書角……)
2、分別把這兩種相交的情況畫在黑板上。請你觀察一下,這兩張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它們相交都組成了直角)
老師隨機畫上直角標記
指出: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的關系叫“互相垂直”,
用手遮去其中一條直線,問:這是垂線嗎?
指出:垂線是一組一組出現的,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關于垂線,還有一個知識點。板書:垂足
猜一猜,垂足指的是什么呢?
結合學生的回答,講解: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只要相交,就會有交點。垂足就是指這兩直線的交點
再讀垂直的定義,問:你有問有發現,這個定義和昨天平行線的定義比,少了點什么?
(同一平面內)
為什么會少了這個條件呢?擺一擺,體會相交只能是在同一平面內
三、畫垂線
1、下面我們要來畫一組互相垂直的線,想,你準備怎么畫?需要什么工具嗎?
(1)用現成
在方格紙上,利用它橫和豎的線條直接畫
(2)用三角板畫
注意區別有已知點和沒已知點的畫,以及點在外、點在線的不同
(3)用量角器畫
也要注意是否有已知點的問題
2、學生練習,分別在自己的本子上用不同的方法畫一畫
3、完成書上的試一試
四、完成書上的練習:
1、用一張長方形紙折一折,觀察照書上方法折后的折痕有什么關系?
2、下面每個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垂直的?
提醒學生要分別畫上直角標記;一個直角標記就說明有一組互相垂直的線
要注意第2個圖形,學生很可能畫得不夠規范
3、經過a點分別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
畫完后,同桌互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