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垂直》教學反思
第一次在自己的努力和其他領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了借班上課的神圣使命,內心激動不已。而激動過后內心也是別有 一番滋味。
認識垂直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的相交與平行的基礎上安排的,主要讓學生認識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和怎樣畫垂線。
我從學生熟悉的馬路導入,引出兩種相交,自然地使學生在比較中初步感知垂直這種特殊的相交。在教學垂直這部分概念時,我主要通過學生自學,有利于知識的內化,又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學的能力。
接著通過三角尺鞏固了對垂直的認識,并讓學生在一組判斷題中總結了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的關鍵是什么。這樣是知識得到升華。
讓學生舉生活中垂直的例子進一步鞏固了對垂直的認識。在教學畫垂線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己創作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充分給學生機會展示各類方法。在過直線上一點和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教學中,同樣放手讓學生先自己想辦法,或是看書,然后再通過老師演示——總結方法——再演示,把方法規范化在層層深入的練習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提高。也讓所學知識最后在回到生活中去,體現了生活也數學的緊密聯系。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學得相當主動積極,不僅課堂參與程度高,而且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在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凸現了,真正親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同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升華了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學得沒負擔,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全課用的最多的是同桌合作交流與自由探索,自由探索與合作交流是《數學新課標》中提出的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實踐也證明,在自由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中,學生認識活動的強度和力度要比單純接受知識大得多。在本節課的實施中的每一個學習活動,都試圖以學生個性思維,自我感悟為前提多次設計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通過學生和諧有效地互動,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感情。
講完課之后,我非常幸運地聽取了福山小學各位老師、學校領導的共同點評。各位領導對我所講授的《認識垂直》一課給予了不錯的評價,同時也給我提出了教學過程 中的存在的不足,比如課堂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緊; 在學生創作好垂線后沒有及時發現課堂中所有的方法,以致有的學生的方法沒被展示;在指名交流時可以給學生再多一點時間,讓他獨立回答,而不必急著給予他提示幫助等等。這讓我在別人的評價中很好地認識到了我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而這也是我成長道路上要感謝的,正是別人給我的意見才讓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通過這次〈〈認識垂直〉〉的實踐讓自己更清晰地看到了某些要及時改正的不足,但我相信進步也就在這一次次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