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shù),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shù)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能力目標:經(jīng)歷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fā)展。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積極、愉悅的數(shù)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邊三角形等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師;今天,有一位快樂老人來到我們的課堂,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他是誰?
生:圣誕老人。
師:圣誕老人想讓我們幫他分分禮物,你們愿意嗎?
生:我們愿意。
師: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有哪些禮物?
1、(課件出示4個蘋果和2個小朋友)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蘋果呢?
生:2個。
2、(課件出示2個桔子和2個小朋友)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桃子呢?
生:1個。
師:像這樣,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書)、
師: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什么禮物?
生:有一個蛋糕
3、(課件出示一個蛋糕和2個小朋友),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把一個蛋糕)(板書)
生:一半。[如有學生回答出1/2,教師可引導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認識的1/2,或簡要介紹自己學習1/2的途徑)[設計意圖:教師可通過此問題了解學生對新知的認識水平,再有通過對1/2有認識的同學的介紹,其他同學也可以借鑒其他同學的課外學習方法。]
師: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shù)能表示嗎?
生:不能。
師:那么,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分數(shù),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xiàn)實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揭示課題: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板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1/2
1、認識1/2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課件)電腦博士是怎樣分蛋糕的?
生:平均分。
師:像這樣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板書),我們平常說每份是(板書)它的一半,這半個蛋糕我們就可以說是這整個蛋糕的1/2。(板書1/2)。
師:和老師一起來讀一下這個數(shù)。
師: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得到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最后概括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分,每份是它的1/2。
師:你們能在這個蛋糕中找到另外一個二分之一嗎?
生:(課件展示)生指出另一個二分之一。
[設計意圖: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教學,能夠讓學生加深對1/2的認識,同時也降低學生對分數(shù)概念的理解。]
2、折紙活動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1/2,老師這里有一個長方形,你想在這個長方形上創(chuàng)造一個1/2嗎?來看要求:
師:(課件展示)要求:打開學具袋1,每個同學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它的1/2。再和同學們交流折法。
生:小組活動。
生: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折法。
師:(課件展示)學生作品,
師:明明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生: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我們用這三種折法折出長方形的1/2,那么同一個圖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