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多篇
由于《鳥的天堂》這篇文章本身就是意境相當優美的文章。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尤其注意了這一點。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一開始,就用錄音放鳥的叫,同時用多媒體投影展示大榕樹的的全貌,在學生的無意知覺里,就體驗到了作者所描寫的一種優美的意境。從而整節課,學生都在興趣高漲的前提下進行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合作學習也能按要求完成。
在本節開始時,我又提出了一個能激起學習興趣的問題:我幾次經過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從而及時將學生帶入了優美的大榕樹中、充滿活力的課堂中。
同時,我的板書設計,也充分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簇簇的綠葉 綠得可愛 遠望
18 南國的 許多棵 一棵 兩棵 美
鳥 榕樹 數不清的丫枝 枝上又生根 近看
的 那么多的綠葉 不留縫隙
天
堂 活躍的 到處是鳥聲 到處是鳥影
群鳥 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的確是鳥的天堂
枝上叫 飛起來 撲翅膀
在教學中,我雖然能利用新課程改革的一些理念進行教學,但是由于六年級使用的還是老教材,同時,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我的腦海里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我還存在許多不足,我懇請各位教師能給予了幫助,以便我能進步。
總之,我認為學習新課標、學習新課程理念,不能形而上學,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歪曲曲解。對于傳統的一套,我們要懷疑,要創新,但又不能完全摒棄。畢竟教有法,而又無定法。不然,我們又會陷入某種教學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這當不是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新課程改革與小學語文教學》;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以訓練學生語感為主:
⑴形象思維訓練法: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獲得課文內容,初步認識后,借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后讓學生看著早上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學沉浸在期中,仿佛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說說一只鳥的特寫景頭時,也能說得有聲有色,達到了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