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說課設計2
【指導思想】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積極思維的學習氣氛中,自覺地獲取知識,掌握學法。落實以讀為本,讀中悟情的教學思想,使學生在自身的語言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
【教材簡析】
《鳥的天堂》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xiàn)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靜動結合,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寫靜態(tài)為主,重點描繪了大榕樹樹大,干多,枝繁,葉茂的特點;第二部分則以寫動態(tài)為主,展現(xiàn)了一幅百鳥齊名、紛飛的熱鬧畫面。
【基礎性目標】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寫一些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發(fā)展性目標】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
2、通過學習,體會作者用詞的巧妙,細微,觀察的細致,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描寫。
2、難點是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說教法】
1、本篇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奇麗的“天堂”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語言表現(xiàn)形式簡潔,有節(jié)奏,有樂感,譜寫的是一曲動人的生命力的贊歌。因此,我將借助錄象、錄音這些聲色俱全的媒體機器采用“情境教學法”,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用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用朗讀感受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以此優(yōu)化全文的教學情境。
2、采取各種形式的朗讀,堅持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中悟情。教師的范讀,以聲、情感染學生,創(chuàng)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學生的多層次讀,旨在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
【說學法】
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重視學生的個體參與,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本課教學,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1、品析詞句法:
劃出重點詞句,加以體會感受榕樹的龐大,茂盛。
2、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法自學課文,通過朗讀,想象,品析詞句等方法,自覺地獲取知識,掌握學法,使學生在自身的語言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
3、同桌合作朗讀:
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把握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技能。
【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理解題意
問:你對課題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通過談對“天堂”“鳥的天堂”的理解,匯報課前查閱的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⑴ 讀準字音。
⑵ 想想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