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最近我們學習了幾篇描寫小動物的文章,還記得老舍筆下的貓是什么樣子的嗎?(指名回答)性格古怪又淘氣可愛的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老舍筆下的母雞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這篇略讀課文《母雞》,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再讀課文,圈畫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可以利用工具書,也可以聯系上下文去理解。
4交流學習情況
a出示7個生字
怨 抗 侮 績 凄 慈 辛
選擇一組開火車讀
b質疑:是否有小組內不理解的詞語?
5把生字帶入文中再次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6指名讀文,檢查讀書情況。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知
過渡語:本文是略讀課文,那么略讀課文我們只要了解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課文前面的導讀,看看是否能梳理出理解本文的重點問題。
1輕聲讀導讀,試著畫一畫導讀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
2指名說。
3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中描寫的母雞是什么樣子的呢?畫出相關詞句,在書的邊白處寫上你的體會。
(2)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文章的寫法各有那些特點?
4自學
5小組之間交流讀書體會。
6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作者對母雞的前后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討厭:(1)抓住顫顫巍巍,如怨如訴母雞無病呻吟。
(2)趁其不備,狠狠體會母雞欺軟怕硬,暗箭傷人。
(3)運用夸張的手法體現母雞拼命炫耀自己。
(4)讀出母雞的以上品行
過渡:作者既然這么討厭這只母雞,后來為什么改變了對母雞的態度,你找到了這其中的秘密了嗎?
喜歡:體會母雞的勇敢,負責,慈愛,辛苦
7升華主題
過渡語:看到這令人心靈震撼的一幕幕,難怪作者會發出這樣的贊嘆:齊讀9段
(1)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2)喜歡還能表達我們此時的感情嗎?應該將喜歡換成什么呢?(引出尊敬)
(3)就帶著這種感情再次齊讀。
(4)從此以后,作者的觀念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那就是:齊讀10段
比較: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我不再討厭母雞了。
可以改變嗎?為什么?
8討論第二個問題:兩篇文章的特點
四、拓展
課后推薦
屠格涅夫的《麻雀》
列那爾的《母雞》
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雞 》
五、板書設計
無病呻吟 負責
16*母雞 討厭 欺軟怕硬 尊敬 慈愛 偉大
發狂炫耀 勇敢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