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說課稿
在這節課里,我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學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的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句。
如文中的“清波蕩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就要引導學生聯系上文的句子“人們走搭石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和下文“前面的抬起腳步,后面的緊跟上去,明白“協調有序”的意思。
2、鼓勵學生交流時暢所欲言:
在交流時,我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3、學習感情朗讀課文的目標:
掌握讀書要領:先想怎么讀,再說為什么這樣讀,最后反復試讀切身體會一下自己把握的感情對不對,這樣使學生做到讀有根據,練有成效,真正形成一種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葉圣陶曾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思路,有助于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感受,把握課文的形象性和邏輯性,有助于理解重點學習內容所處的語言環境,也為作文安排思路、提供范例。因此,閱讀教學要抓住作者思路,才能省時高效。基于以上認識。在教學中,我主要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1、情景導入,引出搭石
開始上課由我直接介紹了搭石,在學生了解了搭石在劉彰爺爺的家鄉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的基礎上,隨即追問:“你愿意和老師一同去品位這美麗的風景嗎?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對搭石的興趣,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到本課的學習中。
2、整體感知,初讀正音
簡單的導入使學生產生深究課文的激情,接著我讓學生帶著“搭石,給你留下什么印象?”這個問題自由讀文,同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樣學生在自由朗讀中理清課文思路,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達到初讀感知的目的,使學生具備深入學習課文的基礎。
3、圍繞風景,自得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美。教學時我請學生分別畫出有關語句或段落,并試著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組內及全班交流。這樣的設計思路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在小組中解決疑惑,進而完善認識,升華情感。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這環節我引領學生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去品味搭石。其中通過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感受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友好互助的品質,再通過閱讀表現出來。
五、升華情感,深悟寫法
這里我緊扣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引導學生透徹理解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的躺在溪流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相愛相親、友好互助的情感紐帶,從而明白作者借贊美物而贊美人的巧妙的寫作方法。在全文結束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同學們,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學完了課文后你對美有什么更深的了解?這樣就激發學生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情感得到升華!
(四)全課總結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發現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能夠平凡的生活中觀察“美”、發現“美”!指導學生課后進行練筆訓練,幫助提高習作能力.并將此布置為一次練筆作業回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