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案例
這是課改教材第七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將課文作為范文來講解書信的知識。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巖老師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巖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巖的回信,柯巖老師在信中通過合理的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進步。教學時,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把課文讀通把字音讀準。學生們讀后,檢查對生詞的掌握情況。抽學生說說理解的意思,學生認真傾聽。
紅眼病:在課文里指看到國強取得好成績非常羨慕而忌妒。
碰釘子:比喻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
摔跟頭: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能夠欣賞別人.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敢于發現自己的缺點,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不斷進步的好學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優點和缺點。
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什么?說說課文由幾封信組成,誰和誰的.第一封信是誰(張國強)給誰(柯巖)寫的,如:張國強的煩惱是什么?這個煩惱是什么事情帶來的?張國強認為好友疏遠他的原因是什么?引到學生圍繞課文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各抒己見。學生回答了課文提出的問題后。再把第一封信再讀一讀,.圍繞第一封信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默讀第二封信。柯巖阿姨怎么幫助國強小朋友走出心態困境? 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理解內容,進行交流。學生能夠找出信中后面兩段文字來幫忙說明如何幫助國強小朋友走出困境的。再讓學生說說你如果遇到這種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例子,來幫忙張國強解答煩惱。學生說完后讀課文。
最后同學們一起學習書信格式,根據課文中的內容.稱呼,正文,祝語,署名,日期等等,讓孩子根據課文中的信來說說,他們說一說的格式,我把信的格式寫在黑板上。結合習作對書信格式進行練習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