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記金華的雙龍洞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新詞,認讀1個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2、了解按游覽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及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3、學習“孔隙”一段的描寫方法,寫一段話。4、了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教學難點:抓住景物特點仿寫一段話。教學準備:投影、課件教學時間:3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2、自學本課生字新詞,老師檢查自學情況3、練習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到過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獨特的風光呢?今天,我們準備和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到浙江省的金華去旅游,你想去嗎?二、介紹作者及溶洞:師:在去之前,我們得先做準備工作。通過讀課外書,收集資料,你了解了關于本課的什么知識?1、了解葉圣陶爺爺。2、了解溶洞。三、自學生字、新詞。1、自讀課文,畫出并分析生字、新詞。2、小組交流自學情況:(1)分析生字的音、形、義 (2)讀課文 (3)理解生詞四、初步了解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配樂朗讀課文2、學生自學:(1)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什么?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3、在小組中交流自學收獲。4、教師指導游覽順序:路上見聞→外洞→由外洞進內洞(孔隙)→內洞→出洞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只是蒙著面紗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下節課,我們要真真切切的游覽一番。期待嗎?六、作業: a、抄寫生字、新詞b、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2、了解按游覽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及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葉圣陶爺爺游完雙龍洞后是怎樣寫這篇游記的呢,讓我們隨著課文再細細觀賞這神奇的雙龍洞,好嗎?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出作者游覽的路線。二、細讀課文,扎實訓練:1、小組合作,填好課后一題的表格。(表格如下)游覽的地方 看到的 聽到的 感受到的 2、任選一個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補充,教師適時指導。重點指導以下內容:(1)路上的見聞:①理解句子“眼前一片明艷”;“一路迎著……變換調子。”②有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感受作者的心情。(2)外洞:①理解句子“洞口很寬,像……。走進去,仿佛……”,體會打比方的獨到之處。②有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感受作者的心情。(3)由外洞進內洞(孔隙):①孔隙的特點及作者的感受。②孔隙的寫法③有感情朗讀“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就登陸了。”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形及作者的感受,要感同身受。(4)內洞:①內洞的特點及作者的感受。②雙龍洞的由來及溪水的源頭③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洞中石鐘乳和石筍的形狀,讀完以后說說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3、揣摩文章連段成篇的方法。(1)小組合作,完成課后2題。(2)教師指導:找出文中的過渡句,理解過渡句的作用(3)教師引導:我們是按游覽的順序分析文章的,這篇文章還有一條線索,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找一找這條線索,下節課我們交流。(4)教師總結:作者移步換景,情隨景變,既描述出雙龍洞的神奇景色,又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三、總結:1、讀完本課你有何收獲或感受?2、師語:葉老游完此洞后依然興致勃勃,又沿著溪水往上走,去觀賞上一個洞——冰壺洞,冰壺洞另有一番美麗的風光,他寫了另一篇游記,編在中學課本里,大家可以找來一讀,也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四、作業:a、有感情地朗讀課文b、假如讓你當游雙龍洞的一個小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旅客介紹雙龍洞呢?c、找文章的另一條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