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知道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以及桂林的水靜、清、綠,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 理解“波瀾壯觀”、“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無暇”4個詞語的意思。3 理解課文首尾呼應的寫法。4 會照樣子理解比喻句,能說出這樣寫的好處。教學重點:1 體會比喻句的好處。2 仿照課文,把句子寫具體。教學難點:1 理解比喻句,能說出這樣寫的好處2 理解課文結尾與開頭的關系。教學用具:1 課件2 學生收集祖國美景資料。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 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1我們偉大的祖國,江山如畫,風景獨好,有許許多多各具特色的自然美景,現在請同學們觀賞幾張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2這就是在我國廣西境內的桂林山水,由于當地特殊的喀斯特地質,形成了獨特的山水景觀。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那兒的綺麗風光。 板書 31、桂林山水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1 聽教師范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2 出示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指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甲天下。甲乙丙丁,“甲”居首位,“甲天下”即“居天下首位”。“桂林山水甲天下”即“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位”。指導朗讀,讀出贊美的口氣。(如有同學可能會找到最后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可隨機出示課文的最后一小節(jié),指導學生朗讀,體會這句是作者游完桂林山水后感受。)三、抓住主干,體會寫法。1找到文中具體描寫桂林山水的小節(jié)。2指名朗讀。3指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學習:兩個小節(jié)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分別寫出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點?4 小組學習、體會。5 全班交流找到的共同點。(1)運用了比較的寫法,襯托桂林山水的與眾不同。(2)都用了排比句式,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3)都運用了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4)都運用了比喻、聯想等修辭手法把桂林的山水寫具體。四、深入學習,加強體會不管用什么樣的寫法,都是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美,下面我們就去領略一下作者是怎樣運用文字表達這種美的。1 學習桂林的水(1)出示填空:我看見過____________,欣賞過________________,卻從沒看見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攀登過_____________,游覽過 _______________,卻從沒看見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示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的圖片,理解“波瀾壯闊”和“水平如鏡”的意思,思考:既不像大海一樣波瀾壯闊,又不像西湖那樣水平如鏡的漓江水究竟有什么特點呢?(3)出示排比句式。默讀第二小節(jié),圈出能概括漓江水特點的詞語。(4)學生交流,教師板書:靜、清、綠(5)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把三個詞連起來,說一句話,概括漓江水的特點。(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漓江的水不但很靜、很清,而且很綠。)(6)如果用感嘆贊美的語氣怎么說?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指導讀出“啊”的不同讀音。前字韻母“啊”的發(fā)音舉例a、o、e、i、ü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