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雜談
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時,可引導學生提出“溪流聲為什么會時時變換調子?”這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通過釋疑來搞清楚為什么會有寬、窄、緩、急的變化,搞清了溪流和雙龍洞的關系,使學生明白了由“山勢”的變化,引起“溪聲調子”的變化關系。學生課內課外閱讀的主動性也被積極調動起來。
【浙江省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 李曉燕】
〖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老師的組織教學是密不可分的〗
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教學時,我認真備課,制作媒體,學生學得挺認真。
教完后,我的感觸挺多。我發現孩子的潛力是要老師發現和挖掘的。當他們提出“空隙不是很窄小的,因為還能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時。”我讓他們自己釋疑,他們的積極性很高,馬上就理解了:相對于外洞的寬敞,空隙是窄小的。孩子理解了,學習的興趣就更濃了。諸如:拉繩工人如何進內洞……他們愿意問為什么,怎么樣。看著他們積極學習的樣子,我感覺到了老師的責任:潛心鉆研教材,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們也就會上好每一堂課了,而這就是你該做的。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中心小學 宋黎民】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注意激勵性,讓學生“樂學”〗
“激勵”在這里是指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由于多媒體教學軟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夠生動具體形象地把課文情境“遷移”到課堂上來,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時空,使學生入境動情,學得生動活潑。教學時應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引趣、激qing的導語,借助電教媒體創設情境,巧妙地導入新課,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一開始便處于躍躍欲試的“憤悱”狀態。
如教《記金華的雙龍洞》時,在導入課文后,可播放“雙龍洞風景”的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雙龍洞的神奇、秀麗,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究課文的好奇心。“這么神奇秀美的名勝,你們想不想去游覽一下?”學生都說:“想!”“那么下面就讓我們隨著葉圣陶老爺爺的足跡去游覽浙江名勝──金華的雙龍洞。”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引入課文的閱讀中。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舊城小學 吳明春】
〖質疑討論,發展思維的創新性〗
在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大膽進行嘗試探究、激疑引思,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方式。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學生不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便不會有創造思維的產生。筆者曾就培養學生嘗試探究、激疑引思能力方面進行了一點粗淺的嘗試。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設法激起學生的疑問,引發學生的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的過程中,對“溪流聲為什么會時時變換調子”這個有難度的問題,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討論釋疑來搞清溪流為什么會有寬、窄、緩、急的變化,搞清了溪流和雙龍洞的關系,使學生明確“山勢”的變化引起了溪流調子變化的關系,發揮了學生的形象思維。
【湖北省潛江市高石碑鎮蚌湖小學 何珍信】
〖更新觀念改進教法〗
小學第三階段的四年級,其素質教育的要求是:著重進行篇的訓練,加強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理清層次的訓練,重視培養觀察、分析事物和連段成篇的能力。那么,我們在四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應該采取哪些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呢?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學習一些先進學校的教學方法,結合新教材的特點,總結了如下幾種方法:《記金華的雙龍洞》、《威尼斯的小艇》等介紹中外風景名勝、城市山川的篇目,在讓學生了解其風貌、特點和內容時,可采用幻燈、投影儀、錄像等媒體將這些畫面直觀地反映在學生面前,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既能增添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他們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得到了培養,且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