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說課稿
主題 內容 我們感受深刻的句子 我們找出的關鍵詞語 我們的體會 我們從《“打掃”森林》受到的啟發 我們從《人類的老師》受到的啟發
(2)派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其他組員可補充。(參考句式:我們感受深刻的句子是 我們的體會是 我們從《“打掃”森林》受到的啟發是 我們從《人類的老師》受到的啟發是 ) , , ,我們抓住的關鍵詞是 ,這是本課的重點,我用學習單的形式來突破。大家可以看看這個表格,詞語、句子、體會、受到的啟發,都已經涵蓋在里面了。而這份學習單體現的是學生的自主、合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四自”:讓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創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是考慮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讓下限的學生在上限學生的帶動下有所提高。這個環節,體現的是第一個教學理念,把學生看成“大寫的人”。預設的重點句一:“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關鍵詞語是“一切”、“生態平衡”,感受讓學生自己談,不注重答案對與否,能說出他們自己的觀點并言之有理即可。在學生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描寫的“一切事物”具體指哪些?(枯枝爛葉、雜草、灌木、橡樹、菩提樹、昆蟲、鳥類、獸類)這些事物原本都在森林里自由生長,可是自從灌木被——(砍了),雜草被(鋤了),枯枝爛葉被——(學生自由說,只要恰當就行。),橡樹、菩提樹變得——,害蟲變得——益蟲、鳥類、獸類變得——預設的重點句二:“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關鍵詞語“異想天開”、“災難”,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異想天開”的意思,這句話在課文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異想天開的命令是什么?為什么說這個命令是異想天開的?(了解初衷:為了讓森林更加漂亮。 結果:毀壞了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