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說課及反思
(三)學到這里,后半篇課文的文字,充滿著大量的作者的抒情,變得非常的感性而且抽象。于是我把放飛蝴蝶作為走進安靜內心世界的第三扇門。讓學生品味“許久”感受安靜矛盾的心情,體會安靜善良、熱愛生命的內心。通過女生讀,男生閉著眼睛體驗安靜的心靈張望到什么?想象她此時的內心世界:她的心除了看到蝴蝶飛翔的美麗軌跡,還向往飛翔的美好與快樂。多媒體的展示弧線和曲線,讓學生更直觀感受蝴蝶飛翔的美麗軌跡。隨著對文本解讀的不斷深入,我覺得對“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這句話有必要適當的點撥,八年來安靜可能遇到的挫折與困難太多了,如周圍人的嘲笑、行走的不便,但沒有放棄生活,這是最優美的曲線,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知道這也是安靜堅強和熱愛生活的寫照,也是安靜告訴我們的人生真諦。課文的插圖,我想它一定有作用,文已讀,圖未解,是個缺憾。我反復琢磨如何用它來提升文本。于是我設計了“安靜生活的小區”這個版塊,從景物、人物構成了和諧的小區,從安靜的笑臉讀出很多很多,環境造就人,安靜的善良、樂觀、堅強、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等源于小區的和諧生活。對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句話,除了讓學生明白“誰”是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外,重點讓學生思考:安靜創造一個怎樣的繽紛世界?這是全文的高潮,我引導學生總結全文,盤點安靜創造的一個個感動:安靜流連于花香是她對春天的熱愛,安靜穿梭于花園是她對生活的熱愛,安靜攏住了蝴蝶是她觸摸到了春天,安靜放飛了蝴蝶是她對生命的熱愛,此時,學生對今天的安靜又了更完整的了解。這三扇門在學生面前相繼打開,一步一步深入文章的情感深處,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深深地印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里。
教學反思
1,讓教師的感動引領學生探究文本產生感動。要感動學生,先要感動自己,于是,我反復讀文本,把自己變成作者和安靜去觸摸文本,一瞬間,我體會了感動。有了自己的親歷,讓學生感動就水到渠成了。我讓學生蒙上眼睛體會原來“穿梭”真是難于上青天啊!此時,學生對安靜的感動油然而生。
2,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交給學生讀書方法:如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勾畫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能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讀書的好方法。讀到細出,品到深處。不要放過每個詞,甚至每個標點! 你從哪個詞體會到什么?
3,努力創設情境,透過盲童安靜的動作和表情感受她的內心世界。a、聯系生活實際,生活中的盲人可能連烏鴉都不如,“媽媽,給我一杯水。”而文中的安靜卻能在花園中穿梭自如,形成對比,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自然得以悟得。b、設置情境體驗,“攏住”部分 讓學生換位成安靜,去體驗,去感受,去想象,去揣摩她的心理,去親歷她的體驗。c、多媒體的展示讓體驗更直觀,“張望 ”部分,安靜終于用心靈看到了蝴蝶飛翔的軌跡,弧線和曲線設計了動畫。變理性為感性與直觀。
4,形式多樣的讀,帶領學生悟出真諦。通過自由朗讀課文,1、2組和3、4組賽讀,女生讀,男生閉著眼睛體驗 ,指讀,老師配上音樂,邊聽邊想象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