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氣》詳案
教學目標:1、切實感受作者的心理歷程,明白每一次心理變化的緣由。
2、通過對寂寞、泛濫等詞語的研讀,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獨特用詞和表達的方法,培養學生敏銳的語言鑒賞能力。
3、通過對“拔地而起“這一個詞語的感悟, 初步感受花在冷風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勇氣,體會作者的震驚和欽佩之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直入主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將帶著大家去維也納感受一份特殊的勇氣(板書花的),請大家一起讀課題。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昨天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隨機指導學生的概括的精煉和簡潔)
三、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的線索
1、課文記錄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過程,作者的情感也因為花而起伏多變。現在,老師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 找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投影出示,請學生完成下面的板書。
見不到花 失望
見到藏花 驚訝
不能見花 遺憾
見到花野 怦然一震
能根據這個板書,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講得更加完整嗎?
四、 品賞詞語
通過剛才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課文就是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的,俗話說,言為心聲,這么豐富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流瀉于筆端的,這節課,老師將帶著大家進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中,去細細品味一些帶著濃濃感情的語言。
賞析“失望”的片段
1、先請同學們細細品讀描寫作者失望心境的第一段話,找一找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了作者的失望情緒。
2、交流
*我對駕車同行的小呂說:“四月的維也納可真乏味!綠色到處泛濫,見不到花兒,下次再來非躲開四月不可!”
重點研讀泛濫,用在這里是形容什么(是指綠色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你平時見到這樣一大片的綠色連著綠色的草地,你會有何感覺? 語言大師老舍爺爺見到無邊的草地,他也寫下了如此美麗、醉人的句子齊讀。
可作者竟然產生“泛濫”的感覺,你從泛濫這個詞中感受到了什么?可見這完全跟作者的失望(厭惡 失望)的心境。
好好讀一讀,把作者當時的失望再現給大家。
研讀“ 寂寞”一詞
同學們,平時寂寞一詞我們一般用于誰身上,如今作者卻用在草地身上,讓我們感覺草地就好像…….沒有花兒的陪伴寂寞的不僅僅是草地,寂寞的還有……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句子,感受作者和草地的寂寞
如果說沒有花的草地是寂寞的,那么,有了花的草地是怎樣的?
3、一起連讀第一段。
賞析吃驚片段
作者用寂寞和泛濫這兩個詞語向我們傳遞了失望的情緒,那么當他見到藏在草叢中的花兒那份驚訝又是如何來表達的?
請同學們把描寫藏花的語句反反復復讀上幾遍,想一想給如何讀才能表達出作者的驚訝?
出示句子:
我用手撥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