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
補充當時布魯諾因堅持真理"日心說"被教皇活活燒死在羅馬廣場的資料.
6.作為一名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質疑權威,不僅要面對人們的嘲笑和譏諷,還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風險.且不說試驗能否成功,就憑他這樣的做法,你想對他說什么 請你挑選其中的一個角色寫一寫.
旁觀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戚朋友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對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己寫,教師巡視指導.
(2)集體交流.
(3)小結.
四.留下懸念,啟發思考
伽利略又是怎樣做這個試驗的,他成功了嗎 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伽利略 試驗
亞里士多德=真理
扎實,靈動的第一課時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第一課時案例分析
第一課時該如何上 上到什么程度是我工作以來一直存在的疑惑.但是又無從學習,因為無論是觀摩課,評優課,還是展示課,幾乎沒有人會執教第一課時,思考再三,要么就是他們覺得上第一課時沒有什么意思,要么就是覺得第一課時難上,沒有現成的辦法,于是第一課時被人們忽視了.由于得不到重視,所以在第一課時上存在著很多問題,讓第一課時不是過"胖",就是過于簡單.
一,背景與主題
這個學期我要到區里參加青年教師語文閱讀教學競賽,要求上的是精讀課文的第一課時,而且上哪一課,只能提早一周才知道,同時上課的學生也只是在上課前15分鐘才開始知道上哪一課.老實說,這個任務讓我頭痛不已.任教這么多年來,我從沒上過第一課時的公開課,也極少聽過第一課時的公開課.第一課時該如何上 第一課時它的定位究竟如何呢為此,我看了不少的書,也查找了不少的資料.經過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第一課時在整篇課文的教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一課時教學應當如何上呢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老師提出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倡簡,務本,求實,有度"的八字方針;朱作仁教授提出課堂教學要三實:真實,樸實,扎實.這些觀念給我們以啟迪,扎實,有效讀通讀順課文并進行有效地識字,應當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追求.幫助學生在掃清閱讀障礙的同時,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要向我們傳達的心聲,文意.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一課時教學就是要解決初讀和識字正音的問題,解決怎樣讓學生一步步讀出興趣,讀出疑問.
如何讓讓第一課時的初讀教學變得扎實有效呢 下面,我就以我在這次比賽中上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第一課時為例,講講我對如何上好第一課時的一些看法.
二.案例描述
(一)揭示課題的藝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題往往是文章的"靈魂"和"眼睛",抓住了課題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和線索,關注揭題這一教學細節,精心設計,巧妙揭題,能一下子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形成一種閱讀期待效應,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開課,我注意一開始就激發學生情感,感染學生,以情入課,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我用親切的語氣和學生進行交談: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于"疑問",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俐略的偉大成就,就是從敢于提出疑問開始的.有哪位同學知道有關伽俐略的故事 請學生交流,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識寫的藝術
許多教學前輩都強調:第一課時,還是應該緊抓字詞的教學,在引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幫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學寫好生字新詞,為第二課時做準備.我想, 這應當是我們第一課時教學的總體目標,如果簡單地理解,第一課時的重頭戲是讀書,寫字,而其中識字寫字的訓練在第一課時又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