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學實錄
【案例背景】: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薄皯貙捳Z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工具書、網絡、圖書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語文教學服務,獲得語文學科知識,培養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是一個嶄新而又充滿朝氣的領域。
現代遠程技術以其豐富的資源和多樣的表現形式為學科教學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徑,而遠程資源的充分運用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更方便快捷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發展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遠程教育資源給我們提供了《知識樂園》《教案示例》和《名師課堂實錄》以及拓展練習等豐富的內容,其中《媒體展示》結合了課文內容,設置了配音朗讀、生字詞書寫展示、重點字詞的理解,既方便又實用。將它融入多媒體技術中并與語文學科整合,既能運用它信息量大、涉及面廣、作用域寬,又能利用生動的畫面、精彩的情節、逼真的音響效果等給學生以視聽享受,引起情感的共鳴、心靈的震撼,從而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又能創設教學情境,聲畫同步,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展,從而增強感知力度、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更有助于體味作品情感,提高朗讀能力,開發創造潛能。
除此,教師教學方法與方式單一,“一張嘴、一支粉筆、一本書”使教學改革步履維艱,使課堂色彩單調。教師千方百計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并運用了“三機一幕”可教育資源匱乏,使課堂啟而不發,靈而不活。現代遠程教育是教育改革與革新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新型教育體系、模式的過程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部分。遠程教育資源就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讓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收到實效。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線裝,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使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更加親密地對話。
【案例描述】:
《池上》是小學西師版教材二年級下期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娃娃生活的一件小事:小娃娃瞞著大人偷偷地劃著小船去采蓮,采到白蓮后高興極了,竟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搖大擺地劃著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經過的痕跡。詩人白居易的詩向來追求“意求深,字求淺”的風格,整首詩雖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充滿童趣。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把一個頑皮、天真無邪的小娃娃形象寫得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設計前言】:
當我接到這首古詩的教學時,我犯難了:要在一課時的時間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時間的分布確實是一個難題,不能象高年級的古詩教學那樣,讓學生理解詩句的深刻內涵,當也不能只讓學生只會讀寫字詞,會背詩句。怎么辦?于是我首先深鉆教材,認真領悟現有的遠程教育資源,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源提高課堂效率?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我決定活用資源,結合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預測學生的學習難點,并根據實際情況,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稍作修改,準備好了實用、有效的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