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文成公主入吐蕃后九年,松贊干布去世了。文成公主繼續留在吐蕃,先后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個春秋,直到680年,才與世長辭。
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民崇敬她,懷念她,把她的生日(藏歷十月十五日)和到達邏些的日子(藏歷四月十五日)定為萬民歡慶的節日,把她到過的地方,看作圣潔的地方。象所有為人民做過好事的杰出人物一樣,文成公主的事跡在人們的廣泛傳布中逐漸神話化了。直到今天,西藏有很多戲劇演出她的傳奇故事,有許多民謠歌唱她的卓越功勛。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唱的:
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
獅子進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
西藏從此幸福太平……【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教學設計就力圖體現這一教學理念,以讀為根本,以“動人”為研讀專題,開展研究性閱讀,采用板塊式設計,從整體感知形成專題、深入研讀、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從整體入手(初步整體感受)──部分(抓住重點、難點、特點研讀)──整體(感受和領悟寫法、學法的升華),體現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基本程序。另外,通過研究性閱讀這一載體,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個性,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收集資料──推理假設──對照驗證”等科學方法論的初步形成。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兩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的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布置搜集關于文成公主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交流資料
1、師:今天,我們一起用心來感受一位偉大的女性。(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文成公主”)對于文成公主,你了解些什么?(請學生交流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
2、教師簡要總結:在唐朝,為了邊塞安定和平,不再連年征戰,朝廷采用和親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為和親嫁給吐蕃、契丹、吐谷渾、回訖等邊塞小國的國王或王子。這些公主當中,最聞名于后世的當屬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為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贊干布,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給國家帶來了安定,給百姓帶來了幸福安寧。特別是對藏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當時漢族的紡織、建筑、造紙、釀酒、制陶、冶金、農具制造等先進生產技術,以及歷法、醫藥等都陸續傳入了藏族地區。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這樣的一位女性,我們心底里為她驕傲。那么,我們就來讀一讀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