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四年級下冊語文29、寓言兩則教案
三、練習
1、指導寫字。重點“昌”的字形要扁,上小下大。“妻”上半部分的“豎”不出頭,但與“女”的撇點相連。
2、小練筆。模仿2、3自然段的結構,選擇描寫紀昌怎樣學開弓或放箭。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簡介扁鵲。
二、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找出扁鵲幾次拜見蔡桓公。
反饋,重點讀準:蔡桓公、骨髓、扎針。
交流扁鵲幾次拜見蔡桓公。通過“拜見”的理解統一意見。
三、研讀課文,感悟寓意
(一)默讀扁鵲三次拜見蔡桓公的段落,有什么相同之處?
1、根據反饋板書
時間 病情 (蔡桓公)態度
2、學生根據這三欄填表。
有一天 皮膚 不高興
過了十來天 皮肉 很不高興,沒有理睬
十來天后 腸胃 非常不高興
從表格中發現什么?
理解:蔡桓公的病情一次比一次嚴重,但他不聽勸告,態度一次比一次惡劣。
3、讀蔡桓公第一次說的話,想象扁鵲第二次,第三次拜見蔡桓公時,蔡桓公會怎樣對左右的人說?
3、蔡桓公態度這么差,扁鵲為什么還去拜見?他心里會怎么想。
4、朗讀一到四自然段。體會扁鵲誠懇著急的心情,蔡桓公不高興的心情。
(二)默讀第五、六自然段,繼續完成表格。
又過了十幾天 骨髓
五六天之后 渾身疼痛 派人請扁鵲
不久 病死了
1、從表格中又發現了什么?
理解:蔡桓公的病情繼續惡化直至死亡,態度發生了改變。
2、扁鵲一開始主動拜見,后來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當蔡桓公去請他時,甚至跑到了秦國,這是因為什么?
(1)用一個詞概括。理解“無能為力”。
(2)用一個句子概括。
3、當蔡桓公躺在病床上,臨死的那一刻,他會留下什么遺言?看著表格中他走向死亡的軌跡,你有什么啟示。
理解寓意: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
四、練習
聯系課文內容,寫寫你對扁鵲這個人物的評價。
以“醫術高明”為例進行交流。然后自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