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課前準備:①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②自制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詞語:救死扶傷、藥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同學們,請看屏幕,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些詞語,想想它通常用來形容什么人?
今天就來認識一位神醫,他的名字叫扁鵲——板書:扁鵲
2、交流扁鵲相關資料:
中國古代有四大名醫,分別是扁鵲、華佗、李時珍和張仲景,其中扁鵲又是四大名醫之首。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關于扁鵲的寓言故事,題目叫《扁鵲治病》(板書:治病)
二、通讀課文,總體感知
1、糾正字音,自由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指名輪讀,聽的同學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概括主要內容: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主要內容呢?
三、品讀句子,感悟人物
(一)認識扁鵲
1、扁鵲是怎樣為蔡桓公治病的?默讀課文,把相關的句子劃出來。(板書:扁鵲)
2、指名說,課件出示治病過程。
3、出示四診法
看來同學們都把治病的過程找出來了,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扁鵲那時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醫的手法,也就是望、聞、問、切。(課件出示四診法)它是扁鵲創造出來的。望就是看氣色,聞就是聽聲音,問就是問病情,切就是按脈搏。
4、(出示扁鵲治病的四個句子)我們來看一下(指著投影)扁鵲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種方法呢?自己讀讀這些句子。
5、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點紅:站了一會兒、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
你的觀察很仔細。是啊,望這種方法是最難的,扁鵲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領可真是()(板書:醫術高明)
6、我們再來看看扁鵲勸說蔡桓公的這幾句話,你還發現什么?自由讀讀。
7、指名說(著急、擔憂)
8、你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分三次逐次指導朗讀,一個讀好才到下一個讀,最后齊讀)
9、扁鵲為什么這么擔心啊?指名說。
10、小結:醫者父母心,可見他不僅醫術高明,而且()。(板書:醫德高尚)
難怪書中說他是一位(名醫)
(二)了解蔡桓公
1、可是這位名醫最后有沒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么回事呢?
2、讓我們看看扁鵲幾次為蔡桓公治病時,蔡桓公有什么表現?找出相關語句,劃一劃。
(板書:蔡桓公)
3、學習三次表現
①指名讀第一次。(課件出示第一句)
想像一下,蔡桓公說這句話時表情是怎樣的?(引導:所以你不以為然地說、毫不在意地說——)
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讀(出示第二句)
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說話,課文是怎樣表達的?(沒有理睬)
嘴巴不說,可心里怎么想呢?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嗎?指名說一個,讀一次。
(引導:他很不高興地說)
③這一次(指著課件扁鵲說的第三句話)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現呢?指名讀(出示第三句)(作為一國之君,扁鵲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三番四次說自己有病,這回蔡桓公可真生氣了,他會對扁鵲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