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的故事 教學設計
【無恥】〖卑鄙〗
無恥:不顧羞恥;不知羞恥。
“無恥”和“卑鄙”都是形容人的品行和言行的貶義詞。但“無恥”側重于人的言行的性質,而“卑鄙”則側重于個性和手段。
(四)復述課文
(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以講故事比賽的形式進行),要求:在關鍵處有細節描寫,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五)理清思路,分析結構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他覺得非常奇怪”)描寫漁夫捕魚撈到一個黃銅瓶。
第二部分(從“隔了一會兒”至“剛才我是跟你開玩笑的”)具體寫漁夫同魔鬼的斗爭過程。
第三部分(最后一節)交代斗爭的結果。
(六)討論故事的細節描寫
1、閱讀課文第一部分,你能從文中找出描寫漁夫第四次撒網的動作的詞語嗎?
明確:撒--撈--拉攏來--拉不動--跳下水--拖上岸--打開網--發現瓶
2、閱讀課文第二部分,請幾位同學來說說魔鬼的心理活動:
第一個世紀——
第二個世紀——
第三個世紀——
整整四百年——
3、再請幾位同學來說說漁夫的心理活動。
撈起黃銅瓶時的想法;
魔鬼告訴漁夫“非死不可時”漁夫的心理活動。
4、分析魔鬼的外貌描寫。
(1)請學生朗讀課文,并速記描寫外貌的語句,完成練習。(出示幻燈)
頭像 。皇窒瘛 ;腿像 ;
口像 ;牙齒像 ;鼻孔像 ;
眼睛像 。
探究問題:這些語句屬什么描寫?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突出了魔鬼什么特征?
(讓學生明確:運用外貌描寫,運用了比喻、排比、夸張的修辭方法,突出了魔鬼兇惡特征。)
(2)展開想象,仿寫句子:
頭發像 ;眉毛像 ;耳朵像 ;
脖子像 ;胳膊像 ;身軀像 。
(評價標準:想象要合理,能突出魔鬼特征。)
(七)布置作業
用一段話描寫人物的外貌,并用上幾種修辭方法。
第二課時
(一)分角色朗讀,分析評點人物
1、我們從魔鬼的外貌中了解到魔鬼是兇惡可怕的,結果呢?漁夫卻戰勝了魔鬼,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斗爭過程吧!
(說明:先請兩位同學來扮演漁夫和魔鬼,朗讀課文對話部分。其余同學圍繞下面六個主要問題分別探究漁夫和魔鬼對話中隱含的心理,理解人物的性格。)
① 魔鬼怎樣評價自己?
② 魔鬼要殺漁夫的理由是什么?
③ 漁夫是如何逐步認清魔鬼的真面目的?
2、點評:“漁夫”在與“魔鬼”說話時,應該用顫抖的聲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動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與瓶中的魔鬼說話時,應十分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要有斬釘截鐵的感覺。
3、概括人物:漁夫——誠實、機智、勇敢、善良
魔鬼——兇惡、愚蠢、狡猾
(二)討論問題
1、漁夫是如何戰勝魔鬼的?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漁夫假裝不相信魔鬼能裝在瓶子里,騙魔鬼重新進了瓶子。這說明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
2、如果魔鬼在前三個世紀被救起,會兌現他的許諾嗎?
明確:按照我們的文化觀念,魔鬼是人性惡的化身,不僅許下的第四個諾言(殺死救他的人)不近人情,而且當他重新被封進膽瓶里時,他竟改口說那個許諾是開玩笑,這就是漁夫指出的魔鬼下流無恥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