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大眼睛”的特點,并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愿望。
3、激發學生結合課文背景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4、培養學生珍視學習、關愛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大眼睛”的特點,并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愿望。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愿望。
教學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大眼睛”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你最喜歡吃什么?最喜歡做什么?(生說)
切入:同學們吃的可真是五花八門,玩的也是豐富多彩,多么幸福呀;可就在這同一片藍天下,與大家同樣的年齡,同樣的膚色,有這樣一群人卻過著大家難以想象的生活,他們擁有著與大家截然不同的渴望。(出示cai圖2、3)
畫外音:(圖2)他們沒有“肯得雞”,沒有“德克士”,他們想的只是如何填飽肚子;(圖3)對于他們,上學成了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渴望讀書”。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樣的一位山區孩子吧,我們或許能從她身上獲得一些啟示。
4、齊讀課題:〈〈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二、初讀,整體感知
1、指名讀,及時反饋矯正字音。“誰來為大家讀讀這篇課文?”
2、默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引導:照片怎么來的?照片表現了什么?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出示圖4)
三、精讀,體會文意 (一) 學習1自然段 1、快速讀1自然段,邊讀邊勾出給你感觸最深的詞語或句子。 2、同桌相互說,教師巡視;匯報,提升。 過渡:雖然行走的路程是如此艱辛,,可是。。。。
3、指導有感情朗讀:可是,這個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堅強,不管刮風下雨,她總是按時到校。
聯想:想象一下,上學途中,她還會遇到什么困難?再讀這句話。 過渡:走完艱辛的山路,終于來到了學校,(出示圖5)而上課的時候,她的大眼睛卻有引起了作者無盡的遐想。作者聯想到這是一雙什么樣的眼睛呢? (二)學習2---5自然段 1、齊讀4-5自然段 2、讀完說說。 3、聯想,(理解:憂郁;憂郁什么?為什么憂郁?點出“貧窮”);品讀。 4、思考:她讀書又是為了什么呢?(改變自己的命運) 5、有感情朗讀2—5自然段 小結:是啊,瀕臨失學的兒童又何止“大眼睛”一位呀,她似乎在看著人們,而人們也做出了回應。 (三)了解6、7自然段內容 6、7自然段列出了一串數字,這些數字代表著什么呢?迅速找出來。 〈出示圖7〉 小結:這一串串數字無不凝聚著人們的愛心,更反映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四、聯系生活,拓展課文
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熱心捐助,才使“大眼睛”實現了讀書的夢想,健康快樂地成長了起來。(出示圖8)“大眼睛”成長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像童年的“大眼睛”一樣的孩子,他們的眼里仍然充滿著讀書的渴望。此時此刻,當你再次面對這些小伙伴,面對著這樣的“大眼睛”,你想說點什么,你能做點什么呢?(自由發言)
解說: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總結:同學們,當我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時,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的同齡人,他們是多么困苦;當我們在父母懷里撒嬌時,可曾想到那些在貧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強自立的孩子們,他們多么令人愛憐!給予它他們關愛與溫暖,我們能夠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學習生活,我們應該做到。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設計: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條件艱苦 渴望讀書
貧窮 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