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一,說教材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眼睛"中的一篇夾敘夾議的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一張曾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貧困地區的兒童在學習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渴望讀書,渴望求知的強烈愿望.對于生活在比較優越環境下的城市孩子極富教育意義.
全文共七個段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了"大眼睛"照片的來歷,交代了事情發展的背景.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用凝練的手法傳神地勾勒了一雙清澈,專注,會說話的眼睛,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聯想.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寫了"大眼睛"照片所展示的魅力.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總述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直到今天仍召喚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支持希望工程,激勵許多孩子更加努力學習.
其中2—5自然段對大眼睛的描寫,語句凝練,真摯感人,可謂全文的亮點.
本課我準備分二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文章的脈絡,了解課文相關背景資料.第二課時分析理解課文.感受"大眼睛"特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本單元特點,結合教材,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如下三點: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特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聯想到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入情入境,動情朗讀,深入感悟;
2,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貧困地區兒童對讀書的強烈渴望,激起學生的愛心,鼓勵學生參與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2,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激勵孩子們更加努力的學習.
教學重點: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特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中.
教學難點:感受貧困地區兒童對讀書的強烈渴望,激起學生的愛心,鼓勵學生參與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激勵孩子們更加努力的學習.
二,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三年的學習,對于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的理解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通過教學本篇課文,要進一步提高學生聯系課文內容,聯系背景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能力,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研究,進而理解大眼睛的深刻含義.
三,教法:
在本課中我運用圖片導入法,媒體輔助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入情入境,動情朗讀,深入感悟.比較法和朗讀法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力求讓課堂成為真誠對話的生命課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學生與文本之間交流的平臺,使他們經歷閱讀的親近,內化,超越的過程,感受與文本對話的充實.
環節一,導入:
1,出示圖片,揭示課題.
當我們把書翻到這篇課文時,我們首先會去關注課文中的這幅插圖"大眼睛".看到這張照片時,會想去解讀這是誰,這是一雙怎樣的眼睛,這眼神中包含著什么,然后才想知道它的來歷及其它的情況.基于上述情況,我決定在教學的設計上,抓住眼睛這條主線,一開始就播放圖片然后,以談話的方式自然導入,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這張照片,你們還記得她嗎 她叫------蘇明娟,人們也叫她"大眼睛",這是一雙怎樣的大眼睛 近而揭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