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筆直書》教學案例
生:我用“嚴肅、義正詞嚴、臨危不懼”的語氣讀句子。
師:同學們在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一會我們來比賽朗讀。
學生在組內分角色練習朗讀,教師進入小組聽讀,進行評價指導。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一聽,評一評。
小組朗讀,評價同學抓住重點詞,評價哪些地方讀得好,從哪些詞使我們體會到太史剛正不阿的性格,哪些詞語在處理上需進行改進。之后再叫一個小組朗讀,選出優勝小組。
師:當崔杼一次次的要求太史歪曲歷史事實而一次次遭到拒絕之后,他的心理有沒有變化呢?學生用波浪線畫出描寫崔杼心理變化的詞語。
出示:生氣――大怒――氣得說不出話來――生氣并恐慌――長嘆一口氣。
崔杼的心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生:太史們堅守本分的精神讓殘暴的崔杼也變得無可奈何,真言必將戰勝謊言,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師:故事到這里似乎應該結束了,可是課文中還出現了另外一個記錄歷史的人――南史氏,他來做什么呢?
指名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剛正不阿”的精神是太史們都具有的精神,理解“秉筆直書”含義。
四、指導復述,交流收獲。
1、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
2、交流學文后的收獲,聯系現實思考太史的這種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義,給予我們每個人怎樣的啟迪。
教學延伸:
1、寫一寫學習本課的讀后感。
2、結合三好生評選,開展一次名為“實事求是,公平競爭”討論會。
3、同學們再來搜集一些表現主人公正直、廉潔的故事,進行擴展閱讀。
教學效果:
學習本課之后,學生對太史們不畏強權,堅持正義,廉潔正直的精神所感染,在讀后感中紛紛表達自己對太史們的敬佩之情。
這一時期也正逢同學們選舉三好學生,我借機問同學們打算怎樣做,同學們也都說要實事求是。首先自己積極參與,不用小恩小惠去拉攏同學;同時也不接受個別同學的不正當要求,要用事實說話。
通過本課的學習,實事求是、剛正不阿、廉潔自律種子以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這中。
教學反思:
1、 結合資料,了解背景
引導學生在搜集有關課文背景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在了解時代背景的情況下來學習課文,這樣不僅減輕了課堂教學的負擔,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 抓住線索,集中分析
引導學生將主要線索的內容——描寫太史話語的句子集中起來分析,避免了講課過程中的重復,并突顯了太史們所共有的精神——剛正不阿、堅守本分,廉潔正直。次要線索安排在主要線索之后處理,適時地襯托太史們的這種精神,也順應了學生認知特點。
3、 抓住詞句,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在感受文字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本文所要傳達出來的信息,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并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在本課教學中,在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太史表情和語言的句子之后,先請同學們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內化文字的意義。教學中注意將齊讀、分角色讀、比賽讀與評價朗讀進行結合,使學生在朗讀與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受到人物精神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