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案
教學目標
1.從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極頂這件事中,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著目標,步步踏實,一個勁兒地往前走。要學習挑山工不停地攀登的精神。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耽誤”、“樸素”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學習第一段,了解挑山工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從事著一種特殊的工作,他們總是在陡峭的山上挑著很重的物品,艱難而執著地行進,為山上的人們送去生活用品。這些人就是挑山工。我們這篇課文中指的就是在泰山上以給人們挑貨物、行李上山為主要工作的山民。作者在登泰山時,從登山的挑山工身上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先從生字開始,掃清理解課文的障礙。
(二)學習生字。
1.填寫生字表。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1)教師在學生初讀課文,對課文的字音有了一定了解的情況下,應重點注意糾正容易讀錯的幾個字。
“鑿”讀“z2o”,不讀“zu^”。
“耽誤”的“耽”讀“d1n”,不讀“d1ng”。
“哲”應讀“zh6”,不能讀“z8”。
“黝”應讀“y%u”,不能讀“y^u”。
“甸”應讀“di4n”,不能讀“di1n”。
“膝蓋”的“膝”應讀“x9”,不能讀“q9”。
“拘束”的“束”應讀“sh)”,不能讀“s)”。
“轉身”的“轉”應讀“zhu3n”,不能讀“zhu4n”。
2.用多音字組詞,以更好地理解詞語。
3.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指出易錯的字。“泰”和“奏”都是上下結構,不同之處是“泰”字下部分是“ ”,但不能寫成“水”;“奏”字下部分”夭”,但不能寫成“禾”。
“褂”字的偏旁是“衤”,不是“礻”。
“騰”不能加上“艸”,也不能寫成“藤”。
“素”字的下部分是“糸”,而不是“系”。
“哲”字右上角是“斤”,不能多一點“斥”。
4.辨字組詞,加深記憶。
奏(演奏) 誠(誠實)
泰(泰山) 城(城市)
甩(甩動) 樸(樸素)
用(作用) 撲(撲滅)
耽(耽誤) 折(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