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
請大家一分為二的評課,給我以指導和幫助。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
紅軍的英雄事跡由于年代久遠學生已經比較難以理解了,課前想了好久該怎樣上,才能不枯燥。雖然組里有人備了教案,但走進教室看到學生,我臨時變了卦,沒想到效果還可以。
首先,我板書“飛奪”讓學生理解“飛”時間要快,(這只是字面的意思,后面學了課文又讓學生講了更深層的意思。)“奪”從守敵手中奪取,后面的“瀘定橋” 幾個字,讓學生教我寫,因為原來的學生“瀘”常寫錯,接著讓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瀘定橋的是怎樣的?”再引導學生到文中去找有關寫瀘定橋的段落,然后自己自由讀第五自然段,并把課后思考題“從那幾部分寫了奪橋的困難?”。等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帶領他們理清這一自然段的層次:先寫了橋面險,再寫了橋下的河水急,最后寫了橋對岸的敵人狂。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橋的險要,體會出紅軍奪橋的任務有多么艱難!這樣的導入,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直觀且生動,在好奇心與興趣中,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更好的鋪墊。而直奔“天險”這一主題,則是在學生對環境有了一個直觀而且深刻的感受后,再深入到人物的行為,起到了反襯作用,更突顯人物,同時學生學起來更符合認知規律。學完這一段,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瀘定橋的感受,為后面理解紅軍英勇奪橋的精神打下鋪墊。
接著,我又帶著他們學習了第六自然段。這么多的困難,紅軍又是怎樣攻克的?“紅四軍團發起了總攻。”要學生自己找怎樣發起總攻?找表示動作的詞?在書上劃,胡菲羽、彭冰莉幾個同學劃得挺準確的,接著又問:“你們從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中體會到了什么?”劉以恒說:“我體會到了戰斗的激烈。”黃鶯鶯說;“我體會到了戰士們的勇敢!蓖跤畛秸f:“我體會到了奪橋的艱難。”
你們能用朗讀表達這種感受嗎?“能”男女生賽讀。為什么一定要奪橋呢?
然后,讓他們自學其余的段落。理解一下文中的一些詞語“天險、水流湍急、震耳欲聾” “等。總結的時候問“飛奪”再想想它在課文中是指什么。讓學生自瀆課文以同桌互動的形式講講紅軍在一路上遇到那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并通過朗讀來感受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二課時,從寫法上將課文大致梳理了一下。使學生明白,本課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找到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對應,并體會了前后照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