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燕子》這篇課文選自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二年級第二學期.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作者細膩地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天景色,贊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課文以燕子為線索,按燕子的外形特點,燕子從南方趕來,燕子飛行和停歇的順序記敘.全文結構清晰,語言優美明快是這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在這堂課上,我想一是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細致觀察,豐富的想象及一些表達方法.
【課堂實錄】
《燕子》教學片斷:
(生讀最后一段話: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幾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師:同學們讀得很投入,領悟到了春天的美,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我認為句中"幾痕"這個詞用得不準確,電線應該用"幾根"來形容.
師:你很愛動腦筋,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因為電線是一根一根的,而不是說"一痕電線".
師:是啊,我們經常說"幾根"電線,文中為什么用"幾痕"而不用"幾根"呢 看來,值得推敲.
(學生陷入思考,暫時出現冷場)
師:在黑板上畫了兩組線,請同學自己讀讀句子,再結合老師的畫想一想.
(生恍然大悟)
生:老師,我覺得"幾痕"沒有用錯,寫出了電線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特點.
生:電線很高,作者站在地面上,距離很遠,"幾痕"反映了從遠處看電線的真實情況.
生:"幾痕"表現出了電線若有若無.
生:如果用"幾根"顯得文字平淡無味,"幾痕"讓我們感受到了畫面很優美,所以要用"幾痕".
生:(最先提出質疑的學生)我明白了,"幾痕"寫出了電線若有若無,能與優美的畫面相協調,讀起來讓人覺得回味無窮.
師:是的,這個"幾痕"用得真是巧妙,令人回味無窮,大家結合課文,聯系老師的簡筆畫悟出了它的妙處,把書讀活了.可見,只要在閱讀時多疑多思,一定會從語言文字中發現更多精彩的東西.
師:再看最后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燕子停在電線上的情景比作"正待演奏的曲譜"
師:這樣比喻貼切嗎
(生一時無語)
師:又在線條上添了幾筆
生:(若有所悟,齊聲)貼切.
師:讓我們欣賞書中的插圖,有感情地再讀讀這句話吧!
師:這么優雅,美好的停歇,大家想想:燕子會譜什么歌,你能為它寫一寫歌詞嗎
生:春天像一幅美麗的畫卷.看,五顏六色的花朵,碧綠碧綠的小草,還有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春天真美啊!
生:春天像一首動聽的歌.聽,燕子唧唧地叫著,小溪緩緩地流著,孩子們歡快地喊著,多美妙的樂曲啊!
生:春天像一位紡織女,給大地披上了綠裝,給花朵戴上了五彩斑斕的帽子,多么明麗的世界啊!
生:春天像一位插花能手,把美麗的鮮花插滿大地,給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
【教后反思】
我們的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教學主體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在課堂上,教師只有樂于與學生對話,專心致志傾聽學生的發言,體驗學生的情緒,不失時機地抓住來自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捕捉到了引導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內化語言,發展語言的"點",精當點撥,精心喚起,精巧引導,才能讓課堂教學在"預設"的基礎上煥發"生成"的活力,讓教學閃動靈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