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徑》之最佳路徑
邢校長在中間為學生搭設的幾個臺階,讓學生十分好走,又平又寬,但高度仍在,讓學生走得容易又能爬得高。
教師對學生的寫法不知不覺遷移到學生身上,下水文激發了學生寫作的欲望,學生完成起來非常容易。
點評的語言根據目標而定,干凈簡潔,沒有一句廢話,對學生的完成有極強的示范性、引導性,相比課堂上面面俱到的語言,顯得更簡約高效。
學員7:
一、邢校長在這堂課中滲透了書信體的知識,沒有正面講格式,而是通過表格的暗示,在書信范文中有意識的提醒。
二、在教學過程中關注習慣的養成。
三、范文理解透徹,讓學生反復讀,不斷讀,這樣的讀寫結合很好。
學員8:
邢校長這種設計,以這種手法指導習作,從未見過。
四個補白,一環扣一環,補白的地方都是分別為最后書信的練筆做內容和形式的服務。
四個補白,既可獨立分開,又相互聯系。妙!
陽教授:
從三天作文觀摩來看,今天的作文指導課課堂最家常、語言最樸實、設計最巧妙、效果最高效。剛才逐一看了學生的習作,非常驚訝,除了一位學生的格式有誤,其余的書信堪稱上乘。我也很不能理解。
為什么效果好?相比其他的特級教師的課,邢校長在課堂上輕輕柔柔,幾乎沒說什么話,但學生個個完成優秀。我們待會可以欣賞下剛才學生完成的習作練筆,書寫、內容、格式都非常到位,非常優秀。
這也帶給我們思考:
為什么這樣樸實無華的課,卻能夠如此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