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教案
執教內容: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天鵝的故事》(課文內容見附件)
一、教材簡析
《天鵝的故事》這篇課文,描述了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取食的故事,表現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教育我們要珍愛生命、敬畏生命,愛鳥、護鳥,學會生存、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從“單元教材”看,本組課文都是圍繞“生命”、“團結”這一專題展開的,描寫的是關于動物的生命意識帶給人類的震顫,表現手法上突出了場面描寫。從學情看,因為熟悉《丑小鴨》,學生對天鵝很有感情,易產生學習興趣;此外,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品詞析句能力,易于感悟故事內容,但對文本的進一步理解以及學法、寫法的提煉,還需要教師的幫助與引導。
二、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積累描寫天鵝的詞句。
2.了解故事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第五、六、七自然段的內容。
4.抓住重點段落,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品味、想象,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教育學生珍愛、敬畏生命,愛鳥、護鳥,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
5.初步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1.讀悟、讀寫結合,品詞析句,讓文本、教師、學生三情共振。
2.關注場面描寫的表達方法,了解故事類課文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天鵝破冰場景圖,寫話卡。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印象“天鵝的形象”(情境導入)
1.觀看天鵝視頻。
要求:用一個詞語談談天鵝給你留下的印象。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梳理“天鵝的故事”(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出示閱讀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讀、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關注學生讀書的姿勢和方法。
(3)檢查初讀情況,指名認讀生詞、填空。
①出示課后生詞:好奇 湖畔 胸脯 顫動 沼澤 塌陷 邊緣 結束
②出示從課文中歸類梳理出的三組詞組:(略)
小結:這三組詞語分別寫了天鵝的動作、神態和叫聲,在閱讀描寫動物的課文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學習積累這類詞語。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①出示閱讀提示:
快速默讀描寫天鵝破冰的段落,根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短的話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內容。
②學生讀文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③交流、評議,小結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設計意圖:書不讀熟不開講。對這樣情滿全篇的文章,必須要讓學生自讀、自究、質疑、交流,學習字詞,掃清障礙,梳理文脈,對文本獲得鳥瞰式的全景把握。】
(三)品析“破冰的場面” (學習重點段落)
1.文章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由中心句“多么可愛的鳥啊!”引出閱讀要求:
默讀課文的五、六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能表現天鵝可愛的語句,并說說你對這些語句的理解。
2.學生默讀課文,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