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節課在忙碌中結束了,再次回顧這節課,我仍然有些遺憾,因為這一節課也還有不足。板書設計得不是很協調。板書的第一行只有“作客”兩個字,第二行和第三行卻有六個字,一眼看上去很不整齊。為了使板書和文中的天鵝一樣美觀,可將第一行板書改為“老人請我作客”。還有在讓學生用四字詞語形容課文中的天鵝后,我送了“勇敢奉獻”和“團結拼搏”這兩個詞語時給學生,但沒有讓學生動筆寫一寫在語文課本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讓自己的教學技能這把“寶劍”更加“鋒利”,今后還要不斷“磨礪”,不斷經歷“苦寒”,不斷改進,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效果這朵“梅花”更香。
《天鵝的故事》教學反思
《天鵝的故事》這篇課文寫的是一群老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行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壯觀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全篇文字優美,情節感人,令人深思,給人啟迪。款款讀來,使人對這群可愛的鳥兒頓生喜愛之情。指導讀課文時,重在指導學生閱讀理解天鵝破冰的場面描寫。怎樣才能使學生入情入境地走進老天鵝的內心,走進老天鵝的世界,使孩子們對老天鵝的精神有著更為深入地體會與理解呢?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教學時,先讓學生讀一讀老天鵝帶頭破冰的段落,感受天鵝破冰的勇敢。接著,讓靜下心來去思考,文中的哪些詞句深深地打動了你,感染了你。引導學生重點抓住“騰空而起”、“石頭似的”等詞語來品味體會老天鵝頑強的精神。接下來讓學生做個老天鵝的代言人:
老天鵝啊老天鵝,你為什么要高高地飛起,重重地落下來?
老天鵝啊老天鵝,你這樣重重地撞擊冰面,你真的不怕疼痛嗎?
老天鵝啊老天鵝,你完全可以命令年輕力壯的天鵝來做這個工作,為什么要自己忍受這樣劇烈的痛苦?
通過這個對話環節的設置,學生就更好地理解了老天鵝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天鵝的故事》教學反思
【內容摘要】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這些話都告訴我們現代教師不能光教不“疑”,不“省”。要在反思中醒悟,在反思中前進。本文是對《天鵝的故事》的授后反思,它將從得失兩方面剖析該課的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所得有四點:一、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二、以朗讀貫穿始終,加深理解;三、拓展學生的思維,發揮想象;四、由“多元解讀”到“一元解讀”。所失有兩點:一、缺乏靈活性。二、備課不夠深
【關鍵詞】以人為本 個性化閱讀
【正文】
《天鵝的故事》選自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第七課。本文主要講述了一群天鵝在遷徙途中遭遇斷食,一只老天鵝帶領群天鵝奮勇破冰覓食的事情。當時的場面非常感人。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充滿激情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向讀者發出的巨大力量。我被老天鵝的勇敢、奉獻,群天鵝的團結、拼搏精神深深地震撼住了。我用自己的感動帶領學生走進教材,在貌似平凡的生靈面前不得不嘆服它們崇高的精神領域。我用自己的理智帶領學生超越教材,展開想象,訓練思維。這堂課,我與學生共同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我整理了一下思緒,得失盡在眼前。